首页汉语字典朽字的解释
朽

拼音 xiǔ 注音ㄒ一ㄡˇ
部首木部 总笔画6画 结构左右
五笔SGNN 五行 统一码673D
笔顺一丨ノ丶一フ
名称横、竖、撇、点、横、竖折折钩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xiǔ(ㄒ一ㄡˇ)

⒈  腐烂:腐朽。朽木。永垂不朽(“朽”在此引申为磨灭)。

⒉  衰老:衰朽。朽迈。

异体字

  • ?

汉英互译

decayed、rotten、senile

造字法

形声:左形右声

English

decayed, rotten; rot, decay

最读网朽字讲解

“朽”字的语文讲解 “朽”是一个汉字,它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刻的含义。在古代汉语中,“朽”常用来形容事物的腐烂、衰败或变质的状态。这个字不仅揭示了物质的一种自然属性,还蕴含着对生命无常、世事变迁的深刻感慨。 首先,从字形上来看,“朽”字由“木”和“元”两个部分组成。“木”指的是树木,而“元”在这里可以理解为根本、初始之意。将“木”与“元”结合,便形成了“朽”字,寓意着树木的根基受到侵蚀,逐渐腐烂消失。 在语境中,“朽”字常被用来形容物体的腐烂过程。例如,在《韩非子·喻老》中就有“千丈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的说法,通过比喻强调了事物发展的渐进过程。其中,“朽”字恰好能够形象地描绘出这种逐渐衰败的景象。 此外,“朽”字还常用于表达对生命无常的感慨。生命如同树木,终究会经历风吹雨打、岁月流转,最终走向腐朽和消亡。正如《左传·僖公二十五年》中所说:“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亦。”这句话意味着,即便是寿命较长的君子,其死后也只不过是墓中的木头已经腐朽而已。这种对生命无常的深刻认识,使得“朽”字在文学作品中具有了独特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同时,“朽”字也可以用来形容文章、思想等的陈旧过时。在古代,许多经典著作经过长时间的流传和传承,难免会出现文字上的磨损和内容的陈旧。此时,“朽”字便可以用来形容这些书籍的古老和破旧状态。 综上所述,“朽”字不仅揭示了物质的一种自然属性,还蕴含着对生命无常、世事变迁的深刻感慨。在语文学习中,我们应该重视对这个字的理解和运用,从而更好地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朽


※ 朽的意思、基本解释,朽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xiǔ

〈形〉

(1) (形声。从木,丂( kǎo)声。本义:腐烂)

(2) 同本义 [decayed;rotten]

朽,腐也。——《说文》

荼蓼朽止。——《诗·周南·良耜》。释文:“烂也。”

其臭朽。——《礼记·月令》。注:“气若有若无为朽。”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荀子·劝学》

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论语》

(3) 又如:朽索(腐朽的绳子);朽壤(腐烂的泥土);朽木不可雕(朽木不雕,朽木难雕,朽棘不雕。比喻人不可造就或事物和局势败坏而不可救药);朽木生花(喻事物得以新生)

(4) 衰老;衰弱 [senile;old]

年朽发落。——《晋书·隐逸传》

长安有男儿,二十心己朽。—— 李贺《赠陈商》

臣虽朽迈,敢忘往言?——《三国志》

(5) 又如:朽钝(形容年迈笨拙);朽迈(年老);朽人(年迈衰老之人。多作谦词);朽才(衰弱无能之才,不可造就之才。多用于诮人或自谦)

词性变化

xiǔ

〈动〉

(1) 磨灭,消散 [dissipate]

死且不朽。——《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传世而不朽。——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2) 又如:朽陈(指往昔的朝列);朽散(离散、散去);朽劳(无功之劳)

(3) 作国画用土笔勾勒草图 [delineate]

画之妍丑,岂在朽不朽乎?——清· 方薰《山静居画论》

(4) 又如:朽炭(朽墨。作国画勾勒草图用的炭笔);朽染(作国画用朽之法);朽笔(用木炭作国画起稿)

康熙字典

朽【辰集中】【木部】 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2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許久切,休上聲。木腐也。《詩·周頌》荼蓼朽止。《左傳·襄三十一年》恐燥濕之不時而朽蠹,以重敝邑之罪。

與殠同。臭也。《列子·周?王篇》饗香以爲朽。《仲尼篇》鼻將塞者,先覺焦朽。

叶喜語切,音許。《陳琳·大荒賦》廓寥寂而無人兮,雖獨存兮何補。追邃古之遐跡兮,惟德音兮爲不朽。

叶許救切,音齅。《李賀·感諷詩》淒涼梔子落,山舋泣淸漏。下有張仲蔚,披書案將朽。齅字原从二鼻,作鼻鼻。

交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