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髹
拼音
xiū
注音ㄒ一ㄡ
部首髟部 总笔画16画 结构上下
五笔DEWS 五行金 统一码9AF9
笔顺一丨一一一フ丶ノノノノ丨一丨ノ丶
名称横、竖、横、横、横、撇折、点、撇、撇、撇、撇、竖、横、竖、撇、捺
部首髟部 总笔画16画 结构上下
五笔DEWS 五行金 统一码9AF9
笔顺一丨一一一フ丶ノノノノ丨一丨ノ丶
名称横、竖、横、横、横、撇折、点、撇、撇、撇、撇、竖、横、竖、撇、捺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髹
⒈ 用漆涂在器物上:“殿上髹漆”。
⒉ 古代称红黑色的漆。
异体字
- 髤
- 䰍
造字法
形声:从髟、休声
最读网髹字讲解
“髹”字的语文讲解
“髹”是一个相对生僻的汉字,但在古汉语和书法艺术中却占有重要的地位。它的读音为“xiū”,属于形声字。从“髹”的字形结构来看,它由“髹”和“贝”两个部分组成。“髹”是形旁,表示与涂饰、装饰有关;“贝”是声旁,提示字的读音。
一、字义解析
“髹”字的基本意义是涂饰、装饰。在古代,人们常用各种颜料来装饰器物,如漆器、铜器等。因此,“髹”也可以引申为涂抹、镶嵌的意思。例如,在古代文献中,我们常可以看到用“髹”来描述器物的装饰过程,如“髹漆”就是指涂漆。
二、用法与示例
1. 作为动词:表示涂饰、装饰的动作。如:“髹漆”。
2. 作为名词:指经过涂饰、装饰后的器物。如:“髹器”即指涂有漆的器物。
三、历史文化背景
“髹”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深厚的底蕴。古代的工匠们善于运用各种颜料和技艺来装饰器物,使它们不仅实用,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其中,“髹漆”技术更是古代工艺美术的瑰宝之一。
此外,“髹”字还出现在一些古代文献和诗词中,如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有“髹酱香”之句,形容琵琶弦上所涂的油漆香味浓郁。
四、书法艺术中的“髹”
在书法艺术中,“髹”字也具有一定的应用。书法家们在创作过程中,会借鉴“髹”字的形态和结构,将其融入自己的作品之中,以增加作品的韵味和美感。
总之,“髹”是一个充满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的汉字。通过了解它的字义、用法、历史文化背景以及在书法艺术中的应用等方面,我们可以更深入地领略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请注意,由于“髹”字较为生僻,建议在学习过程中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理解和运用。

※ 髹的意思、基本解释,髹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 髹
髹
〈动〉
(1) 以漆漆物 [coat with lacquer]
木器髹者千枚。——《史记·货殖列传》
(2) 又如:髹彤(涂以丹漆);髹饰(用赤黑色的油漆涂物为饰);髹漆(以漆涂物)
词性变化
◎ 髹
〈名〉
赤黑色的生漆 [light brown lacquer]。如:髹工(油漆工人);髹钵(上了漆的食器);髹器(即漆器)
◎ 髹
——见“竹节虫”(
)康熙字典
髹【亥集上】【髟部】 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6画
《廣韻》許尤切《集韻》《正韻》虛尤切,音休。與髤同。詳髤字註。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䰍【卷六】【桼部】
桼也。从桼髟聲。許由切
说文解字注
(䰍)桼也。韋昭曰。㕞桼曰䰍。師古曰。以桼桼物謂之髤。今關東俗謂之捎桼。捎卽髤聲之轉耳。髤或作䰍。按以桼桼物皆謂之䰍。不限何色也。鄉射禮記曰。楅髤。注云。赤黑桼也。巾車注云。髤謂赤多黑少之色韋也。漢書。中庭彤朱。殿上髤桼。西都賦謂之彤庭玄墀。然則或赤、或黑、或赤黑兼、或赤多黑少、皆得云䰍。从桼。髟聲。許尤切。三部。髟必由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