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竱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竱
⒈ 等;相当;均齐。
异体字
最读网竱字讲解
《说“端”》
“端”是一个含义丰富、用法多样的汉字。
一、字形与字源
从字形上看,“端”是一个形声字。左边的“立”表意,有站立、直立的意象,暗示着端正、起始等含义;右边的“耑”(duān)表声。“端”字最初的本义是指事物的一头或一方面。例如,在描述物体的时候,我们可以说桌子的一端,这里表示桌子的一个部分或者一头的位置。
二、基本含义
1. 正,不歪斜
- 在形容物体时,“端”表示笔直、端正的状态。如“笔端”,笔锋是正直向前的;“端坐”,就是端正地坐着,形容人的坐姿规规矩矩,背部挺直,展现出一种庄重、严肃的态度。
- 在道德和行为规范方面,“端”也有正直的含义。“为人端方”,是说一个人的品行端正,遵守道德准则,行为磊落,不做歪门邪道的事情。
2. 事物的一头或一方面
- 如“两端”,表示事物的两个极端或者两个方面。在处理问题的时候,我们常常说要权衡两端,就是考虑问题的不同方面或者两种对立的因素。“末端”则表示最后的部分或者尽头之处,像“产业链的末端”,指的是产业链条中最后的环节。
3. 项目,方面
- 可以说“变化多端”,这里的“端”表示种类、项目。“端”的数量众多,也就形容变化的情况非常复杂多样。还有“弊端”,指的是由于制度、工作等方面存在的毛病或者缺陷,“弊”是坏处,“端”就是指其中的方面或者点。
三、词语中的应用
1. 端正
- 这是一个常用词,既可以形容物体不歪斜,如“端正的五官”;也可以形容人的思想、态度等符合道德或某种标准,如“端正学习态度”。当形容态度时,它体现了一种积极向上、认真负责的精神风貌。
2. 开端
- 表示事物的起始部分。“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强调了开始阶段的重要性。开端就像是一段旅程的起点,一个故事的起始情节,它为后续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 端午
- 这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名称。“端”在这里取其初始的意思,“午”通“五”,所以端午就是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人们在这一天会赛龙舟、吃粽子等,是为了纪念屈原等历史人物,也蕴含着驱邪防疫等民俗意义。
总之,“端”这个字以其丰富的内涵和多样的用法,在汉语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无论是在描述事物的形态、性质,还是在表达抽象的概念、文化传统等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 竱的意思、基本解释,竱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竱【午集下】【立部】 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1画
《廣韻》旨兗切《集韻》主兗切,音轉。《說文》等也。《齊語》竱本肇末。《韋註》竱,等也。肇,正也。謂先等其本以正其末也。
又《集韻》株戀切,音囀。義同。
又都玩切,音鍛。《廣雅》齊也。
又《廣韻》《集韻》多官切,音端。義同。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竱【卷十】【立部】
等也。从立專聲。《春秋國語》曰:“竱本肇末。”旨兖切
说文解字注
(竱)等也。等者、齊也。故凡齊皆曰等。齊語。竱本肈末。韋注。竱、等也。肈、正也。謂先等其本、以正其末。按孟子曰。不揣其本而齊其末。揣葢竱之叚借字。耑聲、專聲同部。趙注云揣量。似失之。木部椯下曰。一曰度也。孟子正當从木作椯。韵書謂偁量曰故敪。丁兼、丁括切。卽竱語之轉也。从立。專聲。?沇切。十四部。按字苑音剸。李舟切韵音端。春秋傳曰。宋本如是。今本傳作國語。竱本肈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