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字典抓字的解释
抓

拼音 zhuā 注音ㄓㄨㄚ
部首扌部 总笔画7画 结构左右
五笔RRHY 统一码6293
笔顺一丨一ノノ丨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zhuā(ㄓㄨㄚ)

⒈  用指或爪挠:抓挠。抓痒。

⒉  用手或爪拿取:抓药。抓彩。

⒊  捉捕:抓贼。抓间谍。

⒋  把握住,不放过:抓工夫。

⒌  特别注意,加强领导:抓重点。

⒍  引人注意:他一上场就抓住了观众。

汉英互译

grasp、ahold、grabbing、hent、paw、scrabble、scratch、seizing、snap、snap at

相关字词

捕、逮、捉、放

造字法

形声:从扌、爪声

English

scratch; clutch, seize, grab

最读网抓字讲解

《说“抓”》 在汉语的丰富词汇宝库中,“抓”这个字有着独特而多样的意义与用法。 一、从字形来看 “抓”是一个左右结构的会意字,左边是提手旁“扌”,这一偏旁往往与手的动作相关,表示这个字所表达的意义和手的操作联系紧密;右边是“爪”,本义是指鸟兽的脚指头,也可引申为像爪子一样弯曲、尖锐且具有抓取功能的部分。两者结合起来,便形似一只手如同爪子一般进行抓取的动作。 二、字义解析 1. 本义:用手或爪拿取、捉捕。 例如“抓住”“抓手”,这里的“抓”就是最直接地用手握住、把控住某个物体或者人。当我们说“抓小偷”的时候,就是在描述通过双手去捉住小偷的动作,强调一种迅速而有力的擒拿行为。 2. 表示把握、掌握抽象事物。 如“抓住机会”“抓重点”。在这个语境下,“抓”不再是单纯物理意义上的拿取,而是将抽象的概念当作可以掌控的事物。抓住机会意味着敏锐地察觉到机会的到来,并且有效地将其握在自己手中,不让其溜走;抓重点则是从繁杂的事务或者知识体系里,找出关键的部分并牢牢把握,就像用手抓住某个核心要点一样。 3. 表示揪、扯。 像“抓耳挠腮”这个成语,“抓”描绘出用手揪扯耳朵和挠腮帮子的动作,生动地表现出一个人焦躁不安或者苦思冥想的状态。 三、在语言表达中的作用 1. 动作描写生动性 “抓”字能够让描写动作的语句变得极为生动。比如鲁迅《故乡》中的“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那西瓜地上的银项圈的小英雄的影像,我本来十分清楚,现在却忽地模糊了,又使我非常的悲哀。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如果改成“我仿佛看到小英雄闰土被生活的重负压得弯下了腰,他粗糙的手紧紧抓着锄头,那手上青筋暴起,每一道纹路里都写着生活的艰辛。”这里“抓”字的运用,把闰土劳作的辛苦和对生活无奈的状态通过手部动作深刻地展现出来。 2. 精准表意 在表达各种情境和概念时,“抓”字能精准地传达特定的含义。在企业管理中,我们说“抓住市场需求”,就简洁而准确地表达了企业要敏锐察觉并牢牢把握市场需求这一理念;在教育领域,“抓好素质教育”,明确地指出要对素质教育的重视并且积极推进。 总之,“抓”这个字以其形象的字形、丰富的字义和独特的语言表达功能,在汉语的使用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无论是日常生活中的口语交流,还是文学作品、正式文件中的书面表达,都不可或缺。

抓


※ 抓的意思、基本解释,抓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zhuā

〈动〉

(1) (形声。从手,爪声。本义:搔)

(2) 同本义 [scratch]。人用指甲或带齿的东西或动物用爪在物体上划过

杜诗 韩集愁来读,似倩 麻姑痒处抓。—— 唐· 杜牧《读韩杜集》

(3) 又如:抓挠(用指甲或轻或重地抓搔);抓心(形容心里焦急得难受)

(4) 用手或爪取物 [grasp;grab]

夫十围之木,始生而蘖,足可搔而绝,手可擢而抓。——《文选·枚乘·上书谏吴王》

(5) 又如:抓子儿(手中抓物让人猜的一种游戏);抓挠(抓取,取得);想抓救命稻草

(6) 扎缚 [tie]

下面青白间道行缠,抓着裤子口。——《水浒传》

(7) 又如:抓角儿(头顶两旁梳扎的髻);抓髻(把发辫盘扎在头上的发式);抓扎(扎缚;扎束);抓缚(捆扎;扎缚)

(8) 捉住 [arrest;seize;catch]。如:抓强盗

(9) 买 [buy]。如:抓药

(10) 抽 [draw]。如:抓彩

(11) 特别重视 [pay special attention to]。如:抓经济问题

(12) 负责…工作 [take charge of]。如:抓工会工作

康熙字典

抓【卯集中】【手部】 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側巧切《集韻》《正韻》側絞切,?音蚤。《博雅》搔也。

掐也。《莊子·徐無鬼》有一狙焉,委蛇攫抓,見巧乎王。《杜甫·詩註》玉搔頭,今之抓頭也。

《唐》韻》《廣韻》側交切《集韻》《類篇》莊交切,?音摷。義同。

《唐韻》《韻會》《正韻》側教切《集韻》阻教切,?音笊。亦爪刺也。

交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