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萫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萫
⒈ 菜肉相杂而制成的羹。
统一码
萫字UNICODE编码U+842B,10进制: 33835,UTF-32: 0000842B,UTF-8: E8 90 AB。
萫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最读网萫字讲解
“芟荑”这个字的语文讲解
“芟荑”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汉字,但在古代文学和诗歌中却有着广泛的应用。它的读音是shé yí,部首是“艹”,属于草字头。下面我们将详细探讨这个字的含义、用法及其在文学中的体现。
一、字义解析
1. 芟(shé):
- “芟”本义是指割草,除去杂草。如《诗经·小雅·鱼藻》中有“芟荑以力”的句子,意思是除去杂草以显示力量。
- 在古文中,“芟”还可以引申为除掉、铲除的意思,常用于形容对坏人坏事的清除。
2. 荑(yí):
- “荑”指的是茅草的嫩芽,也泛指草木的嫩叶。如《汉书·贾山传》中有“夫以一缕之任,系千钧之重,上悬无极之高,下垂不测之渊”的句子,其中“缕”指细丝,而“荑”则用来比喻细小的植物。
- “荑”还可以用来形容女子柔嫩洁白的手。
二、词语组合“芟荑”
当“芟”和“荑”组合在一起时,形成了“芟荑”这个词语。它通常用来形容草木茂盛的景象,也可以用来比喻新生事物。如《汉书·枚乘传》中有“夫以一缕之任,系千钧之重,上悬无极之高,下垂不测之渊,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之句,其中“遗世独立”可引申为草木茂盛、生机勃勃的景象。
三、文学中的运用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芟荑”常被用作比喻和象征。例如,在诗歌中,诗人常用“芟荑”来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生命力的颂扬。同时,“芟荑”也常被用来比喻新兴的力量或事物,预示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此外,“芟荑”还出现在一些历史典故中。如《史记·汲黯传》中有“淮南王谋反,惮黯,曰:‘好直谏,守节死义,难惑以非。至如说丞相弘,如发蒙焉,使天下治。’黯好直谏,守节死义,难惑以非。至如说丞相弘,如发蒙焉,使天下治。’”其中“发蒙”可理解为揭去蒙盖在眼睛上的障碍,使人们看清真相,这也是一种隐喻,暗示着对新生事物的认识和理解。
四、总结
“芟荑”这个字虽然生僻,但其蕴含的文化内涵和文学价值却不容忽视。它不仅代表着一种自然景象,更象征着一种精神追求和社会变革的力量。通过对“芟荑”的学习和理解,我们可以更深入地领略古代文化的魅力,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在现代汉语中,“芟荑”虽然不常使用,但它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影响力和启示作用依然深远。对于喜欢古文、研究古文化的读者来说,“芟荑”无疑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 萫的意思、基本解释,萫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萫【申集上】【艸部】 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正韻》許亮切,音嚮。《集韻》芼羹。
交流分享
- 萫的词语
- 萫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