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錎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錎
⒈ 陷:“(大鱼)牵巨钩錎没而下。”
⒉ 连鐶。
统一码
錎字UNICODE编码U+930E,10进制: 37646,UTF-32: 0000930E,UTF-8: E9 8C 8E。
錎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最读网錎字讲解
“镕”字的语文讲解
“镕”是一个汉字,读音为róng。它有多种含义,常用于描述金属的熔化过程。下面是对这个字的详细语文讲解:
一、基本含义
1. 熔化:指固态金属变为液态的过程。例如,在冶炼金属时,需要将金属加热至高温,使其熔化成液体,以便进行后续的加工或铸造。
例句:经过数小时的高温加热,矿石终于熔化了,金光闪闪的金属液体从炉中流出。
2. 融合:表示不同事物混合在一起,形成新的整体。也可以用来比喻思想、文化等的交流与融合。
例句: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古老的文明逐渐与其他文化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现代文明。
3. 铸就:指用熔化的金属来铸造物品。这个词语常用于描述艺术品、纪念品等的制作过程。
例句:这座雕塑是由一位巧匠用纯金熔铸而成的,栩栩如生,令人叹为观止。
二、字形结构
“镕”字由“钅”和“容”两个部分组成。“钅”是金字旁,通常与金属有关;“容”则原意指容器,引申为包容、容纳之意。合起来,“镕”字形象地表达了金属熔化的过程。
三、词语搭配
“镕”字常与其他字组合成词语,如“镕铸”、“镕合”、“镕液”等,这些词语都围绕着金属熔化这一主题展开。
镕铸:指熔化金属并铸造物品。
镕合:指不同物质在高温下融合在一起。
镕液:指熔化后的金属液体。
四、语境应用
在文学作品中,“镕”字常被用来描绘金属的熔化场景,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壮观的氛围。同时,在比喻意义上,“镕”字也常被用来形容思想的碰撞与融合,表达文化、艺术等方面的交流与互鉴。
总之,“镕”是一个充满力量与美感的汉字,它不仅揭示了金属熔化的自然现象,还象征着文化的交融与创新。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个字,我们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相关的词汇和句子,还能更深入地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 錎的意思、基本解释,錎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錎【戌集上】【金部】 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8画
《廣韻》《集韻》戸韽切,音陷。《廣韻》車鐶。《集韻》連鐶也。
又《集韻》苦感切,音坎。義同。
又《五音集韻》古暗切,音紺。爐屬。
又《字林》與陷同。《莊子·外物篇》錎沒而下。
交流分享
- 錎的词语
- 錎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