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字典衔字的解释
衔

拼音 xián 注音ㄒ一ㄢˊ 繁体
部首行部 总笔画11画 结构左中右
五行 统一码8854
笔顺ノノ丨ノ一一一フ一一丨
名称撇、撇、竖、撇、横、横、横、竖提、横、横、竖钩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衔(銜)xián(ㄒ一ㄢˊ)

⒈  马嚼子。

⒉  用嘴含,用嘴叼:衔枚。燕子衔泥。

⒊  含在心里:衔恨。衔冤。衔恤(含哀,怀着忧伤)。衔戢(敛藏于心,表示衷心感激)。

⒋  接受,奉:衔命。

⒌  指前后相接:衔接。

⒍  职务和级别的名号:学衔。军衔。官衔。

异体字

  • ?
  • ?
  • ?

汉英互译

bear、hold in the mouth、rank、title

造字法

会意:从钅、从行

English

bit; hold in mouth, bite; gag

最读网衔字讲解

“衔”字的语文讲解 “衔”是一个汉字,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多样的含义。在现代汉语中,“衔”主要用作名词和动词,常用来描述与口部动作或物品有关的情境。 一、字义解析 1. 名词用法 - 衔指:通常指用嘴含住或叼着某物。例如,“他衔着一朵花,走进了花园。”这里的“衔”就是用嘴含住的意思。 - 衔环:指嘴里叼着环状物。如“他衔着个钥匙,匆匆地走了。”这里的“衔”指的是叼着环状物品。 - 衔牙:这个用法较为生僻,但在古代文献中可见到。意思是嘴里叼着牙齿,常用来形容极端困难或危险的境地,如“衔牙埋怨”。 2. 动词用法 - 衔枚:这是一个比较少见的动词,原意是形容吞咽的样子,也指揣着东西悄悄行走,含蓄不露。例如,“衔枚夜行,不见灯火。”这里的“衔枚”就是暗中行动的意思。 - 衔辛:指嘴里含着苦味的食物,表示忍受艰难困苦。如“衔辛茹苦,终成大功。”这里的“衔辛”即是指含着苦味的食物。 二、语境中的运用 “衔”字在句子中的运用非常广泛,它常常与具体的动作或物品相结合,形成生动的描述。例如,在描述一个人嘴里叼着东西走路的场景时,可以说“他衔着一根烟,匆匆地穿过人群。”这样的句子既形象又生动。 此外,“衔”字还常用于比喻或象征的语境中。比如,“他衔着希望,踏上了追梦的征程。”这里的“衔”就用来比喻怀揣希望或梦想。 三、文化内涵 “衔”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深厚的底蕴。它不仅与日常生活中的动作紧密相关,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象征意义。例如,“衔环结草”是一个古老的成语,用来形容受人恩惠,要报答的心态。这里的“衔”就体现了感恩之心。 四、学习建议 对于学习“衔”字的学生来说,建议从多读古诗词和文言文入手,通过积累和理解其中的用例来加深对“衔”字的理解。同时,可以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练习,提高运用“衔”字进行表达的能力。 总之,“衔”这个汉字虽然简单,但它的含义丰富多样,运用灵活。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相信大家一定能够掌握并运用好这个字。

衔


※ 衔的意思、基本解释,衔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銜、啣 xián

〈动〉

(1) 口含 [hold in the mouth]

蟾蜍衔之。——《后汉书·张衡传》

(2) 又如:燕子衔泥;衔环相报(衔环);衔刀(口中叼刀);衔土(口含泥土);衔口垫背(古代一种殓葬习俗:给死人口含珠、玉或米。死尸褥下放钱)

(3) 怀藏 [harbor;cherish]

衔之次骨。——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4) 如:衔恩(感恩);衔悔(怀有悔恨之心);衔匿(深藏在心里);衔恤(心怀忧伤);衔哀(心怀哀痛)

(5) 奉接,接受 [accept]

贾昌衔保家活命之恩,无从报效。——《醒世恒言》

(6) 又如:衔命(奉行命令)

(7) 把两物互相接起来或缚住 [connect]

且把粮车首尾衔,权做寨栅。——《水浒全传》

(8) 包含,蕴含 [cherish;contain]

衔远山。——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康熙字典

銜【戌集上】【金部】 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6画

《廣韻》戸監切《集韻》《韻會》乎監切,?音咸。《說文》馬勒口中。从金从行。銜,行馬者也。《徐曰》馬銜所以制之行也。會意。《戰國策》伏軾撙銜,橫歷天下。《前漢·張敞傳》利其銜策。

《正字通》凡口含物曰銜。《詩·豳風·勿士行枚箋》初無行?銜枚之事。《東京夢華錄》車駕登宣德樓,下赦,旋立雞竿,竿尖大木盤上有金雞,口銜紅幡子,書皇帝萬歲字。《盧照隣詩》龍銜寶蓋迎朝日。

《正字通》奉君命而行曰銜命。

官吏階位曰銜。《語林》近代選曹補授,先具舊官於前,次書擬官於後,新舊相銜也。《白居易·贈張籍詩》獨有詠詩張大祝,十年不攺舊官銜。《陸遊詩》頭銜字字敵冰淸。

感也。《管子·法法篇》法立而民樂之,令出而民銜之。《林景熙詩》心銜造化仁。

憾也。《前漢·外戚傳》栗姬怒不應,言不遜,景帝心銜之。《唐書·薛藝傳》藝頻爲李景所辱,深銜之。

人參,一名人銜。《本草》其成有階級,故名。《蘇軾詩》舊聞人銜芝,生此羊腸嶺。

馬銜,海神也。《木華·海賦》海童邀路,馬銜當蹊。《註》海童,馬銜,皆神名。馬銜,馬首,一角,龍形。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銜【卷十四】【金部】

馬勒口中。从金从行。銜,行馬者也。戶監切

说文解字注

(銜)馬勒口中也。也當作者。革部曰。勒、馬頭落銜也。落謂絡其頭。銜謂關其口。統謂之勒也。其在口中者謂之銜。落以?爲之。?、生革也。銜以鐵爲之。故其字从金。引申爲凡口含之用。从金行。會意。戶監切。葢金亦聲。在七部。銜者、所㠯行馬者也。所以字今補。凡馬提控其銜以制其行止。此釋从行之意。

交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