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廯
拼音
xiān
注音ㄒ一ㄢ
部首广部 总笔画20画 结构左上包围
统一码5EEF
笔顺丶一ノノフ丨フ一丨一丶丶丶丶丶ノ一一一丨
名称点、横、撇、撇、横撇/横钩、竖、横折、横、竖、横、点、点、点、点、点、撇、横、横、横、竖
部首广部 总笔画20画 结构左上包围
统一码5EEF
笔顺丶一ノノフ丨フ一丨一丶丶丶丶丶ノ一一一丨
名称点、横、撇、撇、横撇/横钩、竖、横折、横、竖、横、点、点、点、点、点、撇、横、横、横、竖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廯
⒈ 粮仓。
统一码
廯字UNICODE编码U+5EEF,10进制: 24303,UTF-32: 00005EEF,UTF-8: E5 BB AF。
廯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最读网廯字讲解
“巍”字的语文解释
“巍”是一个汉字,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意蕴。它不仅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山的高大雄伟,还可以作为名词,指代巍峨的山峰或具有巍峨气势的事物。
从字形上来看,“巍”由“山”和“委”两个部分组成。“山”作为部首,直观地表达了这个字的含义与山有关。而“委”则在这里起到了修饰和限定的作用,使得“巍”更加具体和生动。
在语义上,“巍”常被用来形容山峰的高大、雄伟、壮观。例如,在古诗文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用“巍峨”来描绘山峰的壮丽景色,如“巍巍乎,华夏之山,无动于中”便展现了山的巍峨与壮美。
此外,“巍”字还可以引申为其他含义。它可以用来比喻人的品格高尚、伟大,如“巍巍乎,华夏之山,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巍峨气概”。同时,“巍”也可以用来形容声音洪亮、响亮,如“巍巍的歌声”便形象地描绘了歌声的宏亮与激昂。
在汉字的演变过程中,“巍”字的形态也经历了变化。从甲骨文到金文,再到小篆、隶书和楷书,它的字形逐渐演变为了现在我们所熟知的形态。这种变化不仅反映了汉字的演变规律,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
总之,“巍”是一个充满力量和美感的汉字。它不仅仅是一个形容词,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和文化的传承。通过学习和了解“巍”字,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无穷魅力。

※ 廯的意思、基本解释,廯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廯【寅集下】【广部】 康熙筆画:20画,部外筆画:17画
《唐韻》《集韻》《韻會》息淺切《正韻》蘇典切,先上聲。《爾雅·釋言》廩廯也。《疏》廩廯者,囷倉之別名。孫炎曰:廯,藏穀鮮潔也。舍人云:廩,少鮮也。
又《集韻》相然切。《正韻》蘇前切,音先。義同。
交流分享
- 廯的词语
- 廯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