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字典釳字的解释
釳

拼音 注音ㄒ一ˋ
部首釒部 总笔画11画 结构左右
五笔QTNN 统一码91F3
笔顺ノ丶一一丨丶ノ一ノ一フ
名称撇、点、横、横、竖、点、撇、提、撇、横、横折弯钩/横斜钩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xì(ㄒ一ˋ)

⒈  古代装在马头上像角的金属装饰物,用来割除网罗。

⒉  古代结在车辕两边,防止马打架的一种装置。

异体字

  • ?
  • ?

最读网釳字讲解

“釳”字的语文讲解 “釳”是一个相对生僻的汉字,其读音为lián,属于左右结构。它的部首是“釳”,由“金”和“连”两个部分组成。 一、字义解析 1. 本义:“釳”原意是指一种用金属制成的农具,类似于古代的镰刀或锄头。这种农具通常用于收割或除草。 2. 引申义:随着时间的推移,“釳”字逐渐引申为与金属、锻造、工具等相关的含义。在古代文献中,它还常被用来泛指各种金属制品。 二、字形结构 “釳”字由“金”和“连”两个偏旁组成。其中,“金”作为首笔,表明这个字与金属有关;而“连”则作为下半部分,与“金”相结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汉字。 三、语境应用 在现代汉语中,“釳”字并不常用,但在古代文学作品或历史文献中仍可找到其身影。例如,在描述古代农耕生活的作品中,可能会看到用“釳”来形容农具的情景;在探讨古代工艺技术时,也可能会用到“釳”来泛指金属制品的制作过程。 此外,“釳”字还可以与其他字组合成新的词语,如“釳砚”,这是一种用金属制成的砚台,用于研磨墨汁。这种砚台通常具有精美的工艺和独特的外观,是古代文人雅士喜爱的文具之一。 四、文化内涵 “釳”字不仅是一个实用的汉字,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反映了古代人们对金属的崇拜和利用,体现了古代社会的生产力和科技水平。同时,“釳”字也见证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 总之,“釳”是一个充满历史感和文化底蕴的汉字。通过对其字义、字形结构、语境应用和文化内涵等方面的讲解,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个生僻而又充满魅力的汉字。

釳


※ 釳的意思、基本解释,釳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釳【戌集上】【金部】 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集韻》《韻會》?許訖切,音迄。《說文》本作?。乗輿馬頭上方釳。《唐韻》乗輿,馬頭上插以翟尾,曰方釳。《後漢·輿服志》金鍐方釳插翟尾。《蔡邕·獨斷》金鍐,方釳,繁纓重轂。《張衡·東京賦》方釳左纛。《李善註》以五寸鐵,中高兩頭低,如山形,翟尾結著轅兩邊,防馬相突。

《玉篇》鐵孔也。

《廣韻》魚訖切,音疙。義同。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釳【卷十四】【金部】

乘輿馬頭上防?。插以翟尾、?翮,象角。所以防綱羅?去之。从金气聲。許訖切

说文解字注

(釳)椉輿馬頭上防?。乗輿、天子之車。防古多作方。方?者其名。下言其制。插㠯翟尾鐵翮。句。象角。句。所㠯防网羅釳去之。司馬彪輿服志曰。乗輿、金根、安車、立車皆方?、插翟尾。劉注引顏延之幼誥曰。?、乗輿馬頭上防?。角所以防綱羅。?以翟尾鐵翮象之也。玉裁按得顏語而後象角之義明。翮者、羽莖也。蔡邕獨?曰。方?、鐵也。廣數寸。在馬騣後。有三孔。插翟尾其中。薛解西京賦曰。方?謂轅旁以五寸鐵鏤錫。中央低。㒳頭高。如山形。而貫中以翟尾。結箸之轅㒳邊。恐馬相突也。蔡云在馬髦後。薛云在轅㒳邊。馬髦之後、正負轅處也。與許云在馬頭上者不同。依西京賦旣言金鋄。又言方?。蔡邕曰。金鋄者、馬冠也。高廣各五寸。上如玉華形。在馬髦前。則馬頭上有金鋄。方?不在馬頭也。鋄取字之義。者、匘葢也。然許云以防网羅罣礙。則應在馬頭上。許意馬頭無金。有方?。从金。气聲。許訖切。十五部。

交流分享

  • 釳的词语 组词
  • 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