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字典葈字的解释
葈

拼音 注音ㄒ一ˇ
部首艹部 总笔画12画 结构上下
五笔ACKS 统一码8448
笔顺一丨丨フ丶丨フ一一丨ノ丶
名称横、竖、竖、撇折、点、竖、横折、横、横、竖、撇、捺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xǐ(ㄒ一ˇ)

⒈  〔葈耳〕即“苍耳”,一种草本植物,果实苍耳子入药,如“葈葈兮充房。”

统一码

葈字UNICODE编码U+8448,10进制: 33864,UTF-32: 00008448,UTF-8: E8 91 88。

葈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最读网葈字讲解

《论语》中的“诵”与“书” 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代经典中,《论语》无疑是最为璀璨夺目的一颗明珠。它不仅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更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其中,“诵”与“书”这两个字,在《论语》中有着深远的含义和重要的地位。 “诵”,在《论语》中多次出现,它不仅仅是一种读书方式,更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方法。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里的“温故”,便是指反复诵读已经学过的知识,通过记忆和理解,达到融会贯通的地步。这种诵读,不仅是对文字的记忆,更是对知识的理解和内化。正如古人所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诵读的过程,就是不断积累、不断思考、不断感悟的过程。 而“书”,在《论语》中同样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孔子提倡“必也书读焉”,意思是说,读书是必不可少的。这里的“书”,不仅仅是书籍本身,更是指各种知识和学问。通过读书,人们可以获取更多的知识,开阔自己的视野,提高自己的素养。同时,“书”也是孔子传授知识的重要载体。他通过书写和讲解,将自己的思想和学说传递给弟子们,从而影响了后世的文化和思想。 在《论语》中,“诵”与“书”的结合,体现了孔子对于学习的独特见解和方法。他认为,学习不仅仅是记忆和重复,更重要的是理解和内化。只有通过反复诵读和深入思考,才能真正掌握知识,成为有德有才的人。 此外,“诵”与“书”还蕴含着一种审美情趣和人文精神。《论语》中的许多篇章,都充满了诗意和美感。通过诵读这些篇章,人们可以感受到古代文人的风骨和情怀,提升自己的审美品味。同时,“书”所承载的文化和历史内涵,也让人更加珍视和尊重自己的文化遗产。 总之,“诵”与“书”在《论语》中具有深远的意义和重要的价值。它们不仅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中的重要内容,更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和传统文化的瑰宝。通过学习和诵读《论语》,我们可以汲取其中的智慧和力量,不断提升自己的品德修养和综合素质。

葈


※ 葈的意思、基本解释,葈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名〉

植物名 [the achene of Siberian cocklebur]。如:葈耳(即苍耳。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果实称苍耳子,倒卵形,有刺,易附于人畜体上到处传播,可入药)

康熙字典

葈【申集上】【艸部】 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9画

《集韻》想止切,音葸。本作?。胡?,枲耳也。《正字通》俗枲字。

交流分享

  • 葈的词语 组词
  • 葈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