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騽
拼音
xí
注音ㄒ一ˊ
部首馬部 总笔画21画 结构左右
统一码9A3D
笔顺一丨一一丨フ丶丶丶丶フ丶一フ丶一ノ丨フ一一
名称横、竖、横、横、竖、横折钩、点、点、点、点、横折、点、提、横折、点、提、撇、竖、横折、横、横
部首馬部 总笔画21画 结构左右
统一码9A3D
笔顺一丨一一丨フ丶丶丶丶フ丶一フ丶一ノ丨フ一一
名称横、竖、横、横、竖、横折钩、点、点、点、点、横折、点、提、横折、点、提、撇、竖、横折、横、横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騽
⒈ 背脊黄色的黑马。
⒉ 马膝胫间多长毛。
统一码
騽字UNICODE编码U+9A3D,10进制: 39485,UTF-32: 00009A3D,UTF-8: E9 A8 BD。
騽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最读网騽字讲解
“骈”字的语文讲解
“骈”是一个形声字,从贝,本义指两串贝壳,古代用作货币。这个字在汉语中有着丰富的用法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一、字形结构
“骈”字由“贝”和“专”两个部分组成。其中,“贝”作为形旁,提示了字的本义与财富或货币有关;而“专”则作为声旁,表示字的读音。
二、词义演变
1. 本义:由于“骈”最初指的是两串贝壳,因此它也与货币、财富有关。在古代,贝壳曾作为货币使用,两串贝壳合在一起便构成了“骈”。
2. 引申义:随着时间的推移,“骈”字的含义逐渐扩展。它可以用来形容文字、言语、行为等的繁复、华丽,类似于“冗长”、“繁琐”。例如,“骈文”指繁复的文章,“骈句”指排列整齐的句子。
3. 又引申义:“骈”还可以表示两物并列、相似。如“骈肩”形容人肩膀挨肩膀地站在一起,“骈行”则指(队伍)排成一行。
三、用法与示例
1. 用作动词:表示两物并列或相似。如:“他骈手骈脚地走了过来。”这里的“骈”表示动作上的并列。
2. 用作名词:指两串贝壳,也用来泛指繁复的事物。如:“他骈头并头地坐着。”这里的“骈”指人。
3. 用作形容词:形容文字、言语等的繁复。如:“这篇文章的骈辞赘句太多。”
四、文化内涵
“骈”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深厚的底蕴。古代文人墨客常用“骈文”来形容文章的华丽与繁复,有时甚至带有贬义,暗示文章过于华丽而缺乏实质。同时,“骈”字也出现在许多成语中,如“骈肩累迹”、“骈枝杂叶”等,这些成语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生哲理。
总之,“骈”这个字虽然不算是常用字,但它在中国文化中的独特地位和丰富内涵却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品味。

※ 騽的意思、基本解释,騽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騽【亥集上】【馬部】 康熙筆画:21画,部外筆画:11画
《廣韻》爲立切《集韻》域及切,音煜。《玉篇》驪馬黃脊。
又《說文》馬豪骭也。
又《唐韻》似入切《集韻》席入切,音習。義同。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騽【卷十】【馬部】
馬豪骭也。从馬習聲。似入切
说文解字注
(騽)馬豪骭也。骭者、骹也。骹者、脛也。高誘注淮南曰。骭、自膝以下脛以上也。豪骭謂骭上有脩豪也。魯頌傳曰。豪骭曰驔。正義本作豪骭白。白衍。从馬。習聲。似八切。七部。按此篆宜刪正。玉篇驔騽二篆相接。葢說文之舊。
交流分享
- 騽的词语
- 騽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