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趘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趘
⒈ 走。
统一码
趘字UNICODE编码U+8D98,10进制: 36248,UTF-32: 00008D98,UTF-8: E8 B6 98。
趘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最读网趘字讲解
逐字解析:“躅”字的语文解释
“躅”是一个汉字,它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字形结构。下面,我们将详细探讨这个字的含义、读音以及它在句子中的用法。
一、字义解析
“躅”字的基本意义是“踩踏”或“行走时脚下的动作”。它常用来形容人行走时缓慢而小心,或者用来比喻在困难中艰难前行。
二、读音与笔画
“躅”字的普通话读音为zhú,属于左右结构。它的部首是“足”,表示与脚或行走有关。这个字的笔画数为14画,整体结构较为紧凑。
三、语境用法
1. 描述行走状态:在句子中,“躅”可以用来形容人行走时的状态。例如:“他缓缓地踱着步子,脚下发出轻微的躅响。”这里的“躅”传达了行走的缓慢和稳健。
2. 比喻艰难前行:“躅”字也可以用来比喻在人生道路上的艰难跋涉。比如:“虽然前路充满未知与挑战,但他始终保持着坚定的步伐,勇往直前,这种精神令人钦佩。”这里的“躅”象征着面对困难时的坚持与努力。
3. 文学修饰:在文学作品中,“躅”字常被用作修辞手法,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如诗人通过描绘“躅履”的艰辛来表达对人生的感慨。
四、结构与部首
“躅”字的部首是“足”,表明这个字与脚或行走密切相关。除去部首“足”,剩下的部分是“躅”,其形状类似于“躅”字去掉“足”字头后的形状。这种结构使得“躅”字在视觉上呈现出一种稳重而略带动态的美感。
五、文化内涵
“躅”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不仅体现了中国人对行走的细致观察和深刻理解,还蕴含着对生活态度的独特诠释。在古代文献中,“躅”字常被用来形容人的足迹、行踪或行走的姿态,如《史记》中的“蹑足而行”等。
总之,“躅”是一个充满韵味和文化底蕴的汉字。通过对其字义、读音、语境用法等方面的深入解析,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领略到这个字的独特魅力和丰富内涵。

※ 趘的意思、基本解释,趘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趘【酉集中】【走部】 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7画
《篇海》狄切,音檄。走也。
交流分享
- 趘的词语
- 趘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