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鑴
拼音
xī
注音ㄒ一
部首釒部 总笔画26画 结构左右
五笔QMWK 统一码9474
笔顺ノ丶一一丨丶ノ一丨フ丨ノ丨丶一一一丨一丨フノ丶丨フ一
名称撇、点、横、横、竖、点、撇、提、竖、竖折/竖弯、竖、撇、竖、点、横、横、横、竖、横、竖、横折钩、撇、点、竖、横折、横
部首釒部 总笔画26画 结构左右
五笔QMWK 统一码9474
笔顺ノ丶一一丨丶ノ一丨フ丨ノ丨丶一一一丨一丨フノ丶丨フ一
名称撇、点、横、横、竖、点、撇、提、竖、竖折/竖弯、竖、撇、竖、点、横、横、横、竖、横、竖、横折钩、撇、点、竖、横折、横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鑴
⒈ 日旁云气。
⒉ 大盆。
⒊ 鼎一类的大镬。
⒋ 大钟。
⒌ 同“觿”,古代解结的用具。
异体字
- 觿
- 䥴
English
to engrave or carve, as a block for printing
最读网鑴字讲解
“鑴”字的语文讲解
“鑴”是一个相对生僻的汉字,但在古文中有着独特的地位和意义。下面,我将为您详细讲解这个字的语文含义和用法。
一、字义解析
“鑴”,本意是指古代的一种量器,类似于现代的勺子或类似的测量工具。它通常用于盛放液体,如酒、水等,并通过其容量来计量。此外,“鑴”也可以引申为“珍贵”、“珍爱”的意思,常用来形容某些事物因其独特、稀有或重要而显得尤为宝贵。
二、出处与用法
1. 出处:“鑴”字最早出现在《说文解字》中,原文为:“鑴,量器也。”这表明了“鑴”作为量器的本义。后来,这个字在古代的文献中逐渐被使用,如《左传》、《史记》等古籍中都有出现。
2. 用法:“鑴”字在古文中多用作名词,用来指代量器或与量器相关的概念。同时,它也可以作为形容词,修饰某些事物,表达其珍贵或重要的意味。例如,在《韩非子·五蠹》中有句:“夫玉者,贵而难得者也,故不能与士争功。”这里的“贵”可以看作是“珍贵”的意思,与“鑴”的引申义相呼应。
三、文化意义
“鑴”字不仅反映了古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计量方式,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体现了古人对于精确测量和珍视物品的观念,同时也展现了汉字的独特魅力和深远影响。在现代汉语中,“鑴”字虽然不常用,但其蕴含的文化意义依然值得我们深入品味和学习。
四、总结
“鑴”是一个充满历史感和文化底蕴的汉字。通过对其字义、出处、用法以及文化意义的详细讲解,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个字的丰富内涵和独特价值。同时,我们也应该珍惜和保护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让它们在现代社会中继续发光发热。

※ 鑴的意思、基本解释,鑴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鑴【戌集上】【金部】 康熙筆画:26画,部外筆画:18画
《唐韻》戸圭切《集韻》《韻會》懸圭切,音攜。《說文》瓽也。
又《廣韻》大鐘。
又《揚子·方言》餽也。《註》鑴,音攜。
又《集韻》一曰日旁氣刺日。《周禮·春官·祲》掌十輝之灋,以觀妖祥,辨吉凶。一曰祲、二曰象、三曰鑴。《註》鑴,謂日旁氣,四面反鄕,如輝狀也。
又《廣韻》許規切《集韻》《韻會》翾規切,音隓。《廣韻》大鍾。《集韻》鼎屬。一曰日旁氣。《周禮·釋文》鄭康成讀。
又《集韻》宣爲切,音眭。亦日旁氣也。《周禮·釋文》劉昌宗讀。亦作下圭反。
又《集韻》涓畦切,音圭。錐也。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鑴【卷十四】【金部】
瓽也。从金巂聲。戶圭切
说文解字注
(鑴)瓽也。瓦部曰。瓽、大盆也。然則鑴與鑑同物。周禮眡祲。十煇、三曰鑴。鄭注。鑴讀爲童子佩觿之觿。謂日㫄氣刺日也。按今本周禮注觿譌金㫄。非是。觿者、佩角。銳耑可以解結。故鄭讀鑴爲觿。今本作讀如。亦非也。从金。巂聲。戶圭切。十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