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汐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汐
⒈ 夜间的海潮:潮汐。
异体字
- 夕
汉英互译
night tide
造字法
形声:从氵、夕声
English
night tides, evening ebb tide
最读网汐字讲解
“汐”字的语文讲解
“汐”是一个充满诗意的汉字,它的含义丰富而深远。在古文中,“汐”常常与潮汐现象相关联,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幅壮美的海洋画面。
首先,从字的结构上来看,“汐”由“水”和“夕”两个部分组成。其中,“水”作为偏旁,表明这个字与水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夕”则暗示了时间,通常指的是傍晚或夜晚。因此,“汐”字可以理解为夜晚时分的潮水上涨现象,即我们常说的潮汐。
在古诗词中,“汐”字被广泛使用,为诗歌增添了丰富的意象和美感。例如,在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里的“潮”指的就是潮汐。诗人通过描绘潮汐的涨落,表达了对自然变化的感慨和对新生活的向往。
此外,“汐”字还可以引申为其他含义。比如,“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这里的“夕阳”也可以理解为潮汐,诗人通过描绘夕阳的美丽,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在现代汉语中,“汐”字依然被广泛使用,除了表示潮汐现象外,还可以用来形容水势汹涌、波涛翻滚等景象。同时,“汐”字也常用于人名或地名,如“浙江汐止镇”、“厦门汐止区”等。
总之,“汐”是一个充满韵味和意境的汉字,它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和生命的无限可能。在学习和使用这个字时,我们应该注意其结构和含义,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它。

※ 汐的意思、基本解释,汐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 汐
〈名〉
(1) (形声。从水,夕声。本义:晚潮)
(2) 同本义 [nighttide;evening tide]
潮汐去还,谁所节度?——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会夏旱水涸沙涨,有汐无潮。——清· 魏源《圣武记》
(3) 又如:汐潮(白天涨落的叫潮,晚上涨落的叫汐)
(4) 水名 [Xi River]。在河南省登封县
汐,水名,出阳城山。——《集韵》
康熙字典
汐【巳集上】【水部】 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3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祥亦切,音席。《類篇》水名。出陽城山下。一曰海潮汐池也。海濤早曰潮,夕曰汐。《東海漁翁海潮論》地浮與大海隨氣出入上下。地下,則滄海之水入於江,謂之潮。地上,則江湖之水歸之滄海,謂之汐。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夕【卷七】【夕部】
莫也。从月半見。凡夕之屬皆从夕。祥易切
说文解字注
(夕)也。
者、日且冥也。日且冥而月且生矣。故字从月半見。旦者、日全見地上。
者、日在茻中。夕者、月半見。皆會意象形也。从月半見。祥易切。古音在五部。凡夕之屬皆从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