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囑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囑
⒈ 见“嘱”。
异体字
- 嘱
- 屬
English
order, tell, instruct, leave word
最读网囑字讲解
《说“我”》
在现代汉语中,“我”是一个极为常用且独特的代词。
一、语义内涵
1. 自我指代
- “我”最基本的语义是表示自身,用于区分自己与他人或周围的事物。例如在句子“我在看书”,这里的“我”明确指出执行“看书”这个动作的主体是自己,而不是别人。它是一种明确的自我标识,在人际交往和自我表达中起到了根本性的界定作用。
2. 主观视角的表达
- 当人们想要表达自己的观点、感受、想法时,“我”往往是不可或缺的。比如“我认为这件事应该这样做”,通过使用“我”,表明后面的观点是基于自身的思考、经验或者价值观得出的,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这种主观视角的表达是人类思想交流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它允许个体在群体中展现自己独特的认知。
3. 身份标识
- 在不同的情境下,“我”可以代表不同的身份。在家庭场景中,“我是孩子的父亲/母亲”;在工作环境里,“我是这个项目的负责人”。“我”在这里不仅仅是简单的自我指代,还关联着特定的社会角色、身份地位以及相应的责任和义务。
二、语法功能
1. 主语功能
- “我”在句子中经常充当主语。像“我去超市买菜”,“我”处于句子的主语位置,是整个动作行为的发起者。它可以与各种动词搭配,构成丰富的陈述句,表达自己的行动或者状态。
2. 强调自我主体意识
- 在一些强调句中,“我”的使用能够突出自我主体的重要性。例如“是我发现了这个问题”,通过将“我”前置到句首,强调了在整个事件发现过程中“我”的独特作用,区别于其他人可能的参与情况。
三、文化与社会意义
1. 个体意识的体现
- 在现代社会,“我”这个字的频繁使用反映了个体意识的觉醒和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自我的表达、自我价值的实现。文学作品中大量地使用“我”来讲述个人的故事、抒发个人的情感,如鲁迅的《狂人日记》以“我”的视角揭示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这是对个体意识在文学创作中的一种深刻挖掘。
2. 人际交往中的自我定位
- 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我”的正确使用有助于准确地传达自己的意图和态度。它是一种礼貌而又明确的自我定位方式。当我们说“我不太同意你的看法,但是我们可以再讨论”时,既尊重了对方,又清晰地表明了自己的立场。
总之,“我”这个看似简单的字,在语义、语法以及文化社会层面都有着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它是人类语言表达自我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 囑的意思、基本解释,囑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囑【丑集上】【口部】 康熙筆画:24画,部外筆画:21画
《廣韻》之欲切《集韻》朱欲切,音燭。《玉篇》付囑也。《廣韻》託也。《字彙》俗作嘱。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屬【卷八】【尾部】
連也。从尾蜀聲。之欲切
说文解字注
(屬)連也。連者、負車也。今字以爲聯字。屬、今韵分之欲市玉二切。其義實通也。凡異而同者曰屬。鄭注司徒序官云。州黨族閭比者、鄉之屬別。注司市云。介次市亭之屬別小者也。凡言屬而別在其中。如秔曰稻屬、秏曰稻屬是也。言別而屬在其中。如稗曰禾別是也。从尾。取尾之連於體也。蜀聲。之欲切。三部。今作屬。
交流分享
- 囑的词语
- 囑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