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字典謂字的解释
謂

拼音 wèi 注音ㄨㄟˋ
部首言部 总笔画16画 结构左右
五笔YLEG 统一码8B02
笔顺丶一一一丨フ一丨フ一丨一丨フ一一
名称点、横、横、横、竖、横折、横、竖、横折、横、竖、横、竖、横折钩、横、横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wèi(ㄨㄟˋ)

⒈  见“谓”。

异体字

  • ?

English

say, tell; call, name; be called

最读网謂字讲解

“谆谆”字的语文讲解 “谆谆”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zhūn zhūn。它主要有两个含义: 1. 恳切、耐心的教诲: - “谆谆”常用来形容长辈或师长对晚辈或学生的教导态度。这种教导是如此恳切和耐心,以至于让人感到温暖和感动。例如,在《诗经·大雅·抑》中有“诲尔谆谆,听我藐藐”的句子,意思是“你教诲我谆谆不舍,我听从你的话却觉渺小”。这里的“谆谆”就表达了长辈对晚辈的耐心教诲。 2. 诚恳、真挚的情谊: - 除了作教诲解之外,“谆谆”也可以用来形容朋友之间的真诚交流。这种交流是如此诚恳和真挚,让人感受到彼此之间的深厚情谊。例如,在《后汉书·祭遵传》中提到马援与耿弇的关系时说:“(耿)弇虽才略不及守,而诚心敢极,且以事君不忠,恐贼不灭,故不事昭而深建此大策。常谓‘与人共事,要当相与谋虑,至为人父母,不知儿子如何,可坐相与言’,及在朝廷,更相和睦,数出征伐,未尝败北,兵士自致百金,光武不以为功,故赏不行,而功独归焉。父子之间,然后知其亲,兄弟相亲,然后知其类。斯乃真父母之恩,何有忠臣孝子者乎!非徒亲戚朋友邻里相聚也,将有国者,得忠臣子,安可以不厚其意,厚其意,则四方之助,不外向矣。若身在外,得其父兄,终朝三食,饱食而已,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今人兄弟不知和睦,多因父母偏爱,便欲薄于骨肉,甚至尊卑高下,不复顾念,分寸之谬,必生于此。斯实仁智不足,诚皆至仁之至,不亦难乎!’”这段话中提到了与兄弟之间的和睦相处,其中“诚心敢极”和“然后知其亲”等表述都蕴含了“谆谆”的意味,即真诚、恳切的情感交流。 综上所述,“谆谆”这个词语不仅可以用来形容教诲的恳切和耐心,还可以表达朋友之间的真诚情谊。在使用时,根据语境的不同,可以选择合适的含义来表达相应的意思。

謂


※ 謂的意思、基本解释,謂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謂【酉集上】【言部】 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集韻》《韻會》?于貴切,音胃。《說文》報也。《徐曰》謂之是報之也。《廣雅》說也。《廣韻》告也,言也。《增韻》與之言也。《易·乾卦》何謂也。《疏》假設問辭,故言何謂。《詩·召南》求我庶士,迨其謂之。《傳》但相告語而約可定矣。《左傳·昭八年》子盍謂之。

《韻會》事有可稱曰有謂,失於事宜不可名言曰無謂。《莊子·齊物論》今我則有謂矣,而未知吾所謂之,其果有謂乎,其果無謂乎。《前漢·景帝紀》姦法與盜,盜甚無謂也。

《正韻》非與之言而稱其人亦曰謂,《論語》子謂子賤,子謂子產,是也。指事而言亦曰謂。《詩·召南》謂行多露,《小雅》謂天蓋高之類,是也。稱其言,亦曰謂。《論語》此之謂也,其斯之謂與,是也。

《正字通》援古釋義而言亦曰謂。《易·臨卦》大君之宜,行中之謂也。《禮·樂記》明聖者述作之謂也。

《爾雅·釋詁》勤也。《詩·小雅》心乎愛矣,遐不謂矣。《箋》謂,勤也。勤思君子也。

《廣雅》使也。《玉篇》信也,道也。

姓。《萬姓統譜》宋有謂準,太平興國登科。《說文》本作?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謂【卷三】【言部】

報也。从言胃聲。于貴切

说文解字注

(謂)報也。㚔部曰。報、當罪人也。葢㓝與罪相當謂之報。引伸凡論人論事得其實謂之報。謂者、論人論事得其實也。如論語謂韶、謂武子、謂子賤子、謂仲弓、其斯之謂與、大學此謂身不脩不可以齊其家是也。亦有借爲曰字者。如左傳王謂叔父、卽魯頌之王曰、叔父也。亦有訓爲勤者。亦以合音冣近也。从言。胃聲。于貴切。十五部。

交流分享

  • 謂的词语
  • 謂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