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浘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浘
⒈ 〔浘浘〕(水)盛大,如“河水浘浘”。
⒉ 〔浘〕古同“尾闾”,古代传说是海水泄漏的地方,即海水从这里流出去。
⒊ 泉水。
统一码
浘字UNICODE编码U+6D58,10进制: 27992,UTF-32: 00006D58,UTF-8: E6 B5 98。
浘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最读网浘字讲解
“涌”字的语文讲解
“涌”是一个充满力量与活力的汉字,它有着独特的形态和丰富的内涵。在语文学习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个字,无论是从字形、字义还是字音上,它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
首先,从字形上看,“涌”字由“水”和“永”两个部分组成。其中,“水”作为偏旁,表明这个字与水有关;而“永”则暗示了持久、不断的意味。这种结构让我们联想到水流的持续不断,以及由此产生的澎湃动力。
在字义上,“涌”通常表示水或其他液体迅速向上冒或流出,如“涌泉”、“涌动”等。它形象地描绘了水流的动态美,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此外,“涌”还可以用来形容人内心的激荡情感,如“心潮涌动”,表达了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和不安。
从字音上来看,“涌”读作yǒng,是一个多音字。在不同的词语和语境中,它可以读作不同的音,从而呈现出不同的意义和色彩。例如,在“涌向”中表示快速地向某个方向移动,“涌泉”则表示像泉水一样喷涌而出。
在语文应用中,“涌”字也经常与其他字组合成富有表现力的词语。比如,“涌动”可以用来形容人群的聚集和激动,传递出一种热烈、欢快的氛围;“涌起”则常用于描述某种力量或情绪的突然爆发,如“激情涌起”,展现了人们内心的激情和动力。
此外,“涌”字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水被视为生命之源,具有滋养万物、净化心灵的象征意义。因此,“涌”字所蕴含的源源不断、生机勃勃的意象,也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相契合。
总之,“涌”是一个充满活力和表现力的汉字。通过对其字形、字义、字音等方面的深入学习和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领略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语言的魅力所在。

※ 浘的意思、基本解释,浘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浘【巳集上】【水部】 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7画
《廣韻》無匪切《集韻》武匪切,音尾。浘
,海洩。《莊子·秋水篇》作尾閭。
又水流貌。與浼同。《詩·邶風》河水浼浼。《韓詩》作河水浘浘。
又《類篇》一曰泉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