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字典潍字的解释
潍

拼音 wéi 注音ㄨㄟˊ 繁体
部首氵部 总笔画14画 结构左右
五笔IXWY 五行 统一码6F4D
笔顺丶丶一フフ一ノ丨丶一一一丨一
名称点、点、提、撇折、撇折、提、撇、竖、点、横、横、横、竖、横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潍(濰)wéi(ㄨㄟˊ)

⒈  〔潍河〕水名,在中国山东省。

⒉  〔潍坊〕市名,在中国山东省。

⒊  (濰)

异体字

  • ?

造字法

形声:从氵、维声

English

county in Shandong province

最读网潍字讲解

“涠”字的语文讲解 “涠”是一个汉字,读音为wēi。它有两个主要的含义: 1. 水名:涠字最常指的是“涠洲”,这是中国南海里的一个岛屿。涠洲岛以其独特的火山地貌、清澈的海水和丰富的海洋资源而闻名。在语文学习中,当遇到与海岛、海域相关的词汇时,“涠”字往往会作为关键词出现。 2. 〔涠洲〕地名,在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 此外,“涠”字还可以组成一些常用的词语,如“涠漪”(水面上的涟漪)、“涠澜”(水波)等,这些词语都带有一定的诗意和美感。 在书写方面,“涠”字的笔画顺序是:先写左边的一竖,然后分别写出左右两边的“水”字旁,最后在下方写一个“圭”字。 在学习“涠”字时,除了掌握其基本含义和书写方法外,还需要注意它与相关词汇的搭配和语境中的运用。例如,在描述与海岛旅行、海洋景观等相关的内容时,“涠”字能够增添一种神秘而浪漫的氛围。 总之,“涠”是一个充满地理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汉字,值得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去细细品味和运用。

潍


※ 潍的意思、基本解释,潍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Wéi

〈名〉

(1) 水名。今称潍河 [Wei River]。在山东省东部,源出五莲县西南箕屋山,北流经诸城、高密等县,至昌邑县入莱州湾

潍,潍水。出 瑯邪箕屋山,东入海, 徐州浸。《夏书》曰:“ 潍、 淄其道。”——《说文》

(2) 古州名。又县名 [Wei prefecture;Wei county]。即今山东省潍县

康熙字典

濰【巳集上】【水部】 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4画

《唐韻》以追切《集韻》《韻會》夷隹切,?音惟。水名。《書·禹貢》濰湽其道。《前漢·地理志》水出琅邪箕屋山,北至都昌縣,入海。

縣名。《廣輿記》濰縣,屬萊州府,本漢膠東地,隋北海,唐濰州。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濰【卷十一】【水部】

水。出琅邪箕屋山,東入海。徐州浸。《夏書》曰:“濰淄其道。”从水維聲。以追切

说文解字注

(濰)濰水。出琅邪箕屋山。東入海。琅邪郡箕、見前志。故城當在今山東沂州府莒州境。前志箕下云。禹貢維水、北至都昌入海。過郡三。行五百二十里。兖州?也。水經曰。濰水、出琅邪箕縣濰山。東北過東武縣西。又北過平昌縣東。又北過高密縣西。又北過淳于縣東。又東北過都昌縣東。又東北入於海。按屋山在今莒州西北九十里。水經注曰。濰山屋山及淮南子云出覆舟山、實一山也。今濰水出莒州西東北箕屋山。東南流、入靑州府諸城縣畍。逕萊州府高密縣畍。又北逕安邱縣東。又北流、入萊州府昌邑縣畍。又東北入海。曰淮河口。與古水道合。漢都昌城在今昌邑縣西。徐州浸。徐當作兖。職方氏。河東曰兖州。其浸盧維。鄭云。盧維當爲雷雍。班志則云維、兖州浸。不改字也。許云兖州浸亦同。夏書曰。濰湽其道。許水部無湽字。此湽葢俗加水旁耳。周禮作葘。漢志作?。古字也。濰?其道。禹貢靑州文。从水。維聲。以追切。十五部。按地理志述禹貢作維。今版本作惟、誤。琅邪箕下云。禹貢維水。蒙上文言也。其靈門下、横下、折泉下皆作淮。則轉寫之誤。葢班从今文尙書作維。許从古文尙書作濰。左傳襄十八年作維。音義曰。本又作濰。今山東土語與淮同音。故竟作淮字。

交流分享

  • 潍的词语 组词
  • 潍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