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字典託字的解释
託

拼音 tuō 注音ㄊㄨㄛ
部首言部 总笔画10画 结构左右
五笔YTAN 统一码8A17
笔顺丶一一一丨フ一ノ一フ
名称点、横、横、横、竖、横折、横、撇、横、竖弯钩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tuō(ㄊㄨㄛ)

⒈  寄,暂放:託身,託售。託兒所。

⒉  請求、幫助:請託。懇託。

⒊  借故推諉躲避:推託。假託。

⒋  依賴:託福。託庇。

⒌  委任:託付。委託。

异体字

  • ?

English

entrust, rely on; commission

最读网託字讲解

“託”字的语文讲解 “託”是一个汉字,它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用法。在现代汉语中,“託”主要表示委托、托付的意思,常用于描述将某件事情或某个物品委托给另一个人或机构来处理或保管。 一、“託”的基本含义 “託”字的基本含义是“委托”或“托付”。它通常用于描述一种信任关系,即某人(托付者)将自己的事务、物品或期望寄托在另一个人(受托者)身上,希望对方能够代为处理或实现。 二、“託”的用法 1. 作为动词:当“託”作为动词时,它表示的是把事情或物品委托给别人去办。例如:“我託你帮我照顾一下家里的植物。”这里的“託”就是把照顾植物的任务委托给你。 2. 作为名词:作为名词时,“託”可以指代被委托的事物或情况。例如:“他託我帮他完成这个项目。”这里的“託”指的就是被委托完成的项目。 三、“託”的语境与搭配 “託”字常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因为它表达了一种正式的委托关系。在日常对话中,虽然“託”不常见,但人们仍会使用类似的词汇如“托付”、“委托”等来表达相同的意思。 此外,“託”字的搭配也较为丰富。它可以与多种词语搭配使用,形成不同的短语,如“託付”、“託人”、“託物”等,这些短语都传达了相似的意思,即把某事物委托给别人去处理。 四、“託”的文化内涵 “託”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深厚的底蕴。它体现了中华民族重诚信、讲信誉的传统美德。在古代社会,人们常常通过口头或书面的方式,将重要的任务或财产委托给值得信赖的人或机构来代为处理。这种委托关系不仅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也是社会秩序稳定的一种重要保障。 同时,“託”字也提醒我们要珍惜他人的信任,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和义务。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建立起稳固和谐的人际关系,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 总之,“託”是一个充满智慧和情感的汉字,它以其独特的方式诠释了委托、托付这一重要的人生和社会现象。通过学习和理解“託”字的含义和用法,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託


※ 託的意思、基本解释,託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託【酉集上】【言部】 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正韻》他各切《集韻》《韻會》闥各切,?音拓。《說文》寄也。《揚子·方言》凡寄爲託。《玉篇》憑依也。《增韻》委也,信任也。《穀梁傳·定元年》夫請者,非可詒託而往也。《范註》詒託,猶假寄。《禮·檀弓》久矣,予之不託於音也。《鄭註》寄也。《前漢·賈山傳》聚廬而託處。《唐書·李勣傳》勣旣忠力,帝謂可託大事。《說苑·善說篇》上士可以託色,中士可以託辭,下士可以託財。

《正字通》寓言也。《後漢·姜肱傳》託以他辭,終不言盜。

州名。《唐書·地理志》隴右道有託州。

南詔官名。《唐書·南蠻傳》乞託主馬,祿託主牛,巨託主倉廩。

《韻會》或作侂。《說文》《論語》可以侂六尺之孤。今文作託。宋韓侂胄名取此。

或作寓。《禮·郊特牲》諸侯不臣寓公。《註》寓,寄也。或爲託。

《集韻》陟嫁切,音吒。誇也。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託【卷三】【言部】

寄也。从言乇聲。他各切

说文解字注

(託)寄也。與人部侂音義皆同。从言。乇聲。他各切。五部。

交流分享

  • 託的词语
  • 託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