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蒤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蒤
⒈ 虎杖,一种草本植物,高约一米,茎中空,表面有红紫色斑点,根入药。亦称“花斑竹根”。
⒉ 杂草。
统一码
蒤字UNICODE编码U+84A4,10进制: 33956,UTF-32: 000084A4,UTF-8: E8 92 A4。
蒤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最读网蒤字讲解
“薇”字的语文讲解
“薇”是一个充满诗意的汉字,它不仅代表了植物——薇菜,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古文中,“薇”字有着多重解释和用法,下面我们将详细探讨。
首先,从字面上看,“薇”字由“艹”、“韦”和“云”三个部分组成。“艹”是草字头,通常与植物相关;“韦”在这里作为声符,表示字的读音;而“云”则给人一种飘渺、梦幻的感觉,为整个字增添了几分诗意。
在植物学上,“薇”特指薇菜,这是一种常见的野菜,也被称为“薇芽菜”。薇菜生长在山坡草地或灌木丛中,春季时节尤为鲜嫩可口。它的嫩叶和根茎都可以食用,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
除了字面意义外,“薇”字在古文中还常被用作比喻或象征。例如,《诗经·小雅·采薇》中的“采薇采薇,薇亦作止。”“采薇”本指采摘薇菜,但在这里被用来比喻隐居生活。诗人通过采摘薇菜这一动作,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满足。此外,“薇”字还可以用来形容女子柔美的姿态,如“薇姿”即指柔美的姿态。
在文学作品中,“薇”字也经常出现,为作品增添了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比如,在一些描写山野田园生活的诗歌中,诗人会用“薇”字来描绘那些简单而美好的生活场景,让读者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和生命的活力。
总之,“薇”这个字不仅代表了薇菜这种植物,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体验。通过学习和了解“薇”字,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古代文化和文学作品中的意境和情感。

※ 蒤的意思、基本解释,蒤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蒤【申集上】【艸部】 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0画
《玉篇》達胡切,音塗。《爾雅·釋草》蒤,虎杖。《註》似紅草而粗大,有細刺,可以染赤。《本草》一名苦杖。
又名斑杖、酸杖、大蟲杖。
又《爾雅·釋草》蒤,委葉。《疏》穢草也。
交流分享
- 蒤的词语
- 蒤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