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字典咮字的解释
咮

拼音 zhòu 注音ㄓㄡˋ
部首口部 总笔画9画 结构左右
统一码54AE
笔顺丨フ一ノ一一丨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zhòu(ㄓㄡˋ)

⒈  鸟嘴。

⒉  指像鸟嘴一样的东西。

⒊  星宿名,柳宿的别称。

异体字

  • ?

造字法

形声:从口、朱声

English

a beak; to peck

最读网咮字讲解

《说“撮”》 在汉字的大家族中,“撮”是一个颇为有趣且实用的字。 一、字形结构 “撮”字从手,最声。“手”表明这个字与手的动作相关,是一种用手来完成的操作。它的字形就像是手(扌)握住了一些东西,形象地传达出这个字所表示动作的特点。 二、字义解析 1. 量词用法 “撮”作为量词时,用于极少的数量。例如“一撮毛”,这里描述的是数量很少的一小把毛发;“一撮盐”,也是指一小部分盐,通常是用手指捏起或者用小勺舀起的那一点点盐的量。这种用法能够精准地表达出微量的概念,在描写细致入微的场景或者强调数量稀少时非常有用。 2. 动词用法 当“撮”用作动词时,主要有以下几个含义。 - 聚起,多用于抽象事物。比如“撮合”这个词,“撮”在这里就是将双方聚集起来,促成某事或者使双方建立某种关系。像媒人撮合男女双方结婚,就是通过各种方式把两个人联系到一起,让他们有机会走到婚姻的殿堂。 - 拿,握住。如“撮一把土”,就是用手握住一把泥土的动作,强调用手抓取这个动作过程。 - 翘起。例如“撮唇”,就是把嘴唇向上翘起的动作,生动地描绘出嘴唇的一种姿态。 三、在语言中的体现 在日常生活和文学作品中,“撮”字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口语里,我们经常会说“撮个澡”,这里的“撮”表示简单地擦拭身体,是一种比较随意、口语化的表达。在文学作品中,“他撮起那几片落叶,放在鼻尖轻嗅”,通过“撮”这个动作描写,细腻地刻画了人物的行为举止,让读者仿佛能看到那个场景下人物的动作神态。 总之,“撮”这个字以其独特的字形结构和丰富的字义,在汉语的表达体系中占据着一席之地,无论是描述微小的数量,还是表示各种手的动作,它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咮


※ 咮的意思、基本解释,咮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zhòu

〈名〉

(1) 鸟嘴 [beak of birds]

咮,鸟口也。从口,朱声。与噣略同。——《说文》

当咮值胸。——潘岳《射雉赋》

维鹈在梁,不濡其鴷。——《诗·曹风·侯人》

(2) 又如:鴷濡(以嘴沾取)

(3) 指像鸟嘴一样的东西 [beak-like thing]

而以一鴷流出其馏露也。——《物理小识》

康熙字典

咮【丑集上】【口部】 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6画

《廣韻》《集韻》《韻會》?陟救切,音晝。《說文》鳥口也。《玉篇》與噣同。《詩·曹風》維鵜在梁,不濡其咮。《傳》咮,喙也。《左傳·哀二十六年》已爲鳥而集於其上,咮加于南門。

星名。《爾雅·釋天》咮謂之柳。《註》咮朱,鳥之名。《左傳·襄九年》古之火正,或食于心,或食于咮,以出內火。

《集韻》通作注。《周禮·冬官考工記·梓人》以注鳴者。

《韻會》或作喙啄,詳後喙啄二字註。

《廣韻》《集韻》?都豆切,音?。義同。

《集韻》《韻會》?朱戍切,音注。義同。《集韻》本作?。《韻會》通作註。

《唐韻》章俱切《集韻》《韻會》鍾輸切,?音朱。義同。

《廣韻》讋咮,多言貌。

《廣韻》中句切《集韻》株遇切,?音駐。《廣韻》鳥聲。

《集韻》汝朱切,音儒。與嚅同。囁嚅,多言也。或作吺。

《廣韻》《集韻》《韻會》?張流切,音輈。《廣韻》曲喙。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咮【卷二】【口部】

鳥口也。从口朱聲。章俱切

说文解字注

(咮)鳥口也。今人噣咮啄三字同音通用。許分別甚明。人口不曰咮。从口。朱聲。章俱切。古音在四部。按廣韵十虞曰。讋咮、多言皃。四十九宥曰。咮鳥口。然則大徐用章俱一切。誤也。

交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