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鯈
拼音
tiáo
注音ㄊ一ㄠˊ
部首魚部 总笔画17画 结构左右
五笔WHTO 统一码9BC8
笔顺ノ丨丨ノフ丶ノフ丨フ一丨一丶丶丶丶
名称撇、竖、竖、撇、横撇/横钩、捺、撇、横撇/横钩、竖、横折、横、竖、横、点、点、点、点
部首魚部 总笔画17画 结构左右
五笔WHTO 统一码9BC8
笔顺ノ丨丨ノフ丶ノフ丨フ一丨一丶丶丶丶
名称撇、竖、竖、撇、横撇/横钩、捺、撇、横撇/横钩、竖、横折、横、竖、横、点、点、点、点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鯈
⒈ 古同“鲦”。
异体字
- 䱔
- 儵
- 鮋
English
fish
最读网鯈字讲解
“骈”字的语文讲解
“骈”是一个形声字,从“马”旁,表示与马有关;“朋”是声旁,表示读音。其本义是指两匹马并驾,即“骈马”,引申为两物并列、相似或相连的意思。
在古文中,“骈”常用来形容文字、词语或句子的排列整齐、成对成双。例如,《汉书·艺文志》中提到:“其文辞博丽,笔势雄健,不与世推移,孝武时士人‘皆爱奇,唯郭舍人父子喜宾客,不计钱帛,宾客满门,贫贱宾客争延之上堂,班白不满其坐而坐者八九人,朝贵满坐,未尝离席,酒酣耳热,各言失实,论议横出,宾客争辩,各成文章,若飞鸟游天,群鸟乱鸣,伶人掩口,笑不相觉。’”这段描述中,“骈”字用来形容宾客众多、言辞华丽的场景,强调其热闹和拥挤的氛围。
此外,“骈”还可以用于描述文章的结构紧凑、句式整齐。如唐代韩愈的《进学解》中提到:“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方今圣贤相逢,治具弗失,千载奇遇,岂非盛欤!吾子少多艰厄,故能如此。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羁旅之中,一饭之饱,未足以损其志;穷冬烈风,饥寒交迫,亦不能动其心。笃学不倦,兀兀穷年。形容虽不殷勤,气力不足,而卓然自得,思虑通达矣。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这段文字中,“骈”字可以用来形容文章中的句式整齐、结构紧凑,给人以美的享受。
总之,“骈”字在语文学习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可以用来形容文字、词语或句子的排列整齐、成对成双,还可以用来强调文章的结构紧凑、句式整齐。掌握“骈”字的含义和用法,对于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和写作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 鯈的意思、基本解释,鯈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鯈【亥集中】【魚部】 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以周切《集韻》夷周切,音由。《說文》魚名。《集韻》與鮋同。《莊子·秋水篇》鯈魚出游。《音義》卽白鯈魚也。《淮南子·覽冥訓》不得其道者,若觀鯈魚。《註》鯈魚,小魚。《正字通》俗呼參條魚,長而小,時浮水面,性好遊,故名。
又《山海經》帶山彭水西流至芘湖,其中多鯈魚,其狀如雞赤尾,三尾六足四目,其音如鵲。○按與《莊子》《淮南子》別是一種。
又地名。《左傳·文十七年》將悉敝賦以待于鯈。《註》鯈,晉鄭之境。
又人名。《左傳》晉公子伯鯈,後漢劉鯈。
又《廣韻》直由切《集韻》《韻會》留切《正韻》除留切,
音儔。義同。
又《集韻》《正韻》田聊切,音迢。本作鰷。詳鰷字註。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鯈【卷十一】【魚部】
魚名。从魚攸聲。直由切
说文解字注
(鯈)鯈魚也。周頌箋云。鰷、白鰷也。爾雅。鮂、黑鰦。郭云。卽白鯈魚。江東呼爲鮂。莊子。鯈魚出游從容。按白鯈卽今白鯈條。山海經北山篇。彭水鯈魚。其狀如雞而赤毛。三尾、六足、四首。其音如鵲。此異物非常有者也。晉水鮆魚。其狀如鯈。鯈者、白鯈魚也。玉篇合二物爲一。疏矣。从魚。攸聲。其字亦作䱔。亦作鮋。俗作鰷。其音舊直由切。大徐同。在三部。今音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