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纣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纣(紂)
⒈ 中国商代最后的君主,相传是暴君。
异体字
- 紂
造字法
会意:从纟、从寸
English
name of an emperor; saddle part
最读网纣字讲解
《说“纣”》
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历史文化中,“纣”这个字承载着沉重而独特的内涵。
一、字形演变与基本释义
从字形上看,“纣”是一个形声字。它的左边部分为“纟”,这一偏旁往往与丝线等织物相关,暗示着早期可能与某种织物制作的物品有关;右边是“寸”,作为声旁,表示读音。“纣”的本义是指一种缝合口袋的线绳。《说文解字》中提到:“纣,衣系也。”这体现了古人在日常生活中对织物处理方式的细致观察和命名智慧。
二、历史语境下的“纣”——商纣王
然而,如今人们提到“纣”,更多地是与商纣王联系在一起。商纣王是商朝的末代君主,他在历史上被视为暴君的典型代表。
商纣王在统治期间,施行了一系列残暴的统治手段。在政治上,他极度集权,打压异己。比干是商朝的忠臣,他一心为国,看到纣王的荒淫无道和倒行逆施,便苦口婆心地劝谏。可纣王不仅不听,反而恼羞成怒,命人剖出比干的心脏,这种血腥残忍的行为令人发指。
在经济上,他横征暴敛。百姓们辛勤劳作,却无法满足纣王无尽的贪欲。大量的财富被用于建造豪华的宫殿鹿台,“其大三里,高千尺”,耗费了无数的人力、物力。
在社会风气方面,纣王沉湎于酒色。他宠爱妲己,为了讨妲己欢心,做出许多荒唐之事。他命人搜集天下奇珍异宝,还大兴土木,建造酒池肉林,在其中尽情享乐,完全不顾百姓的死活和社会的正常发展。
三、“纣”字的文化意义
“纣”字因为商纣王而成为了暴君、昏君的代名词。这个字背后所蕴含的文化意义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历史文化的走向。一方面,它成为了后世君主引以为戒的反面教材。历代统治者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都会听到商纣王的故事,从而提醒自己要以民为本,施行仁政。例如,唐太宗李世民就常常以隋炀帝等前朝暴君为鉴,强调“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注重民生,轻徭薄赋,才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
另一方面,“纣”字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于君主权力的道德约束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君主被视为天子,应该秉持公正、仁爱之心治理国家。“纣”这样的暴君违背了这种道德要求,所以会受到历史的批判,这种批判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善恶是非的价值判断标准。
总之,“纣”这个字从最初的织物线绳的含义,因商纣王的恶行而被赋予了强烈的贬义色彩,在中国文化的长河中成为一个特殊的符号,时刻警示着人们权力应被正确使用,道德准则不可违背。

※ 纣的意思、基本解释,纣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 纣
紂
〈名〉
(1) 驾车马后部的革带 [back leather belt]
纣,马緧也。从糸,肘省声。——《说文》
车纣,自关而东, 周、 洛、 韩、 汝、 颍而东谓之鞧,或谓之曲绹,或谓之曲纶;自 关而西谓之纣。—— 扬雄《方言》
(2) 商代最末的君主名,史称纣王[name of tyrant ,last emperor of Shang Dyn.]。历史上有名的暴君
桀纣贵为天子。——《吕氏春秋·功名》。注:“贱仁多累曰纣。”
残义损善曰纣。——蔡邕《独断》
以同言楚威王于侧纣之间。——《战国策·秦策》
康熙字典
紂【未集中】【糸部】 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3画
《廣韻》除柳切《集韻》《韻會》丈九切,音䈙。《說文》馬繒也。《揚子·方言》䋺車紂,自關而西謂之紂。《廣韻》俗作
。
又《史記·殷本紀》帝辛,天下謂之紂。《註》《諡法》殘忍捐義曰紂。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紂【卷十三】【糸部】
馬緧也。从糸,肘省聲。除柳切
说文解字注
(紂)馬緧也。方言曰。車紂、自關而車、周洛韓鄭汝潁而車謂之䋺。或謂之曲綯。或謂之曲綸。自關而西謂之紂。从糸。肘省聲。除桺切。三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