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字典鼗字的解释
鼗

拼音 táo 注音ㄊㄠˊ 繁体
部首鼓部 总笔画19画 结构上下
五行 统一码9F17
笔顺ノ丶一フノ丶一丨一丨フ一丶ノ一一丨フ丶
名称撇、点、提、竖弯钩、撇、点、横、竖、横、竖、横折、横、点、撇、提、横、竖、横撇/横钩、捺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táo(ㄊㄠˊ)

⒈  两旁缀灵活小耳的小鼓,有柄,执柄摇动时,两耳双面击鼓作响。俗称“拨浪鼓”。

异体字

  • ?
  • ?
  • ?
  • ?
  • ?

造字法

形声:从兆、鼓声

English

small revolving drum with knobs

最读网鼗字讲解

“埤”字的语文讲解 “埤”是一个汉字,其本义是指低湿之地。这个字在古文中常用来形容地势的低洼和湿润。下面,我们将详细探讨“埤”字的构造、含义及其在句子中的运用。 一、字形结构 “埤”字由“土”和“卑”两个部分组成。“土”作为部首,表明这个字与土地、地形有关;“卑”则作为声旁,帮助我们确定字的读音。在古文中,“埤”字的读音为pí,是一个形声字。 二、字义解析 1. 低湿之地:这是“埤”字最基本的含义。它用来形容地势较低且湿润的地方,如低洼的田野、沼泽等。例如,在《左传·僖公二十四年》中就有“尔何知?中寿,尔墓之谓也”的记载,其中的“中寿”可以理解为中等寿命,而“尔墓之谓也”则是说你的墓地就是低湿之地的意思。 2. 低洼:除了形容低湿之地,“埤”字还可以用来形容地势低洼。比如,在描述自然景观时,可以说“小山丘变成了一个低洼的盆地”。 3. 微薄:在古文中,“埤”字有时也用来表示微薄、薄弱的意思。比如,《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中有“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的记载,其中的“强”可以理解为强大,但也可以理解为微弱,即“微不足道”。这里的“微薄”与“弱”意思相近。 三、句子运用 “埤”字在句子中的运用非常广泛,可以用来修饰各种名词,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例如: 1. “这片低洼的土地上长满了杂草。”(修饰“土地”,说明土地的状态) 2. “他站在高处,俯瞰着脚下的低洼地带。”(修饰“低洼地带”,说明位置的高低差异) 3. “虽然他的力量微薄,但他仍然尽力去帮助别人。”(修饰“力量”,说明力量的大小) 四、文化内涵 “埤”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不仅反映了古代人们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和描述,还体现了古人对生命的敬畏和对自然的感恩。在古代,人们往往通过描绘自然景观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埤”字就是其中之一。 总之,“埤”是一个充满智慧和魅力的汉字,它以其独特的字形结构和丰富的语义内涵,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古文字世界。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个字,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古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

鼗


※ 鼗的意思、基本解释,鼗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táo

〈名〉

鼗鼓,长柄的摇鼓,俗称“拨浪鼓” [drum-shaped rattle]。如:鼗鼙(鼗鼓和鼙鼓,都是小鼓)

康熙字典

鼗【亥集下】【鼓部】 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6画

《廣韻》《集韻》?徒刀切,音陶。如鼓而小,持其柄搖之,兩耳還自擊。《廣韻》鼗大者謂之麻,小者謂之料。

小鼓著柄者。《書·益稷》下管鼗鼓。《周禮·春官·大司樂》靁鼓,靁鼗,地上之圜丘奏之。靈鼓,靈鼗,澤中之方丘奏之。路鼓,路鼗,宗廟之中奏之。

《禮·王制》天子賜伯子男樂,則以鼗將之。

一作鞀。《釋名》鞀,導也。亦作鞉。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鞀【卷三】【革部】

鞀遼也。从革召聲。鞉,鞀或从兆。?,鞀或从鼓从兆。㲈,籒文鞀从殸召。徒刀切

说文解字注

(鞀)鞀、此複字刪之未盡者。遼也。此門聞也、戸護也、?郭也、琴禁也之例。以曡韵說其義也。遼者、謂遼遠必聞其音也。周禮注曰。鼗如?而小。持其柄搖之。旁耳還自擊。从革。召聲。徒刀切。二部。

(鞉)鞀或从兆聲。

?)鞀或从?兆。

(㲈)籒文鞀。从殸召。周禮以爲韶字。

交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