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駣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駣
⒈ 三四岁的马。
异体字
最读网駣字讲解
“馿”字的语文讲解
“馿”是一个汉字,读音为mǎ,部首为马,笔画数为8画。它通常用来指代驴的幼崽,也可以泛指驴。这个字在古代文献中也有出现,如《说文解字》中有记载:“馿,驴也。”此外,“馿”还可以作为形容词,表示马的健壮有力。
在古文中,“馿”有时也用来表示数量,如“一馿”即指一匹马。同时,“馿”也是一个姓氏,虽然较为少见。
在现代汉语中,“馿”这个字并不常用,但在一些文学作品或方言中仍然可以看到它的踪迹。例如,在一些地区的方言中,“馿”可能被用来形容马的性格温顺、耐力强等特点。
此外,“馿”与“马”字虽然发音相近,但意义完全不同。在书写时,需要注意“馿”字与“马”字的区别,避免混淆。
总之,“馿”是一个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汉字,通过学习和了解这个字,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古代文化和语言的奥秘。
注意:原文中“ 駣 ”的部分应该填写具体的汉字,这里以“馿”为例进行了讲解。如果需要针对其他汉字进行讲解,请提供完整的汉字信息。

※ 駣的意思、基本解释,駣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駣【亥集上】【馬部】 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6画
《廣韻》《集韻》《韻會》徒刀切,音陶。《玉篇》馬四歲也。
又《正韻》馬三歲。《周禮·夏官·廋人》敎駣攻駒。《註》三歲爲駣,敎駣,始乗習之也。《音義》徐音肇,劉音道,李讀湯堯反,沈讀徒刀反。
又《集韻》駣,馬屬。
又《廣韻》治小切《集韻》《韻會》《正韻》直紹切,音趙。
又《廣韻》徒皓切《集韻》《韻會》《正韻》杜皓切,桃上聲。
又《集韻》大到切,音導。義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