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字典縚字的解释
縚

拼音 tāo 注音ㄊㄠ
部首糹部 总笔画16画 结构左右
统一码7E1A
笔顺フフ丶丶丶丶ノ丶丶ノノ丨一フ一一
名称撇折、撇折、点、点、点、点、撇、点、点、撇、撇、竖、横、横折、横、横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tāo(ㄊㄠ)

⒈  同“絛”。絲繩;絲帶。

⒉  同“韜”。套子。

异体字

  • ?

English

band

最读网縚字讲解

“筝”字的语文讲解 “筝”是一个充满古典韵味的汉字,它的字形和内涵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一下这个字的含义和用法。 一、字形结构 “筝”字由“竹”字头和“尧”字组成。竹字头“⺮”,表示与竹子有关,而“尧”字则作为声旁,帮助我们确定字的读音和意义。 二、字义解析 1. 本义:“筝”原本是指一种古老的弦乐器,用竹子或木头制成,上面张着弦,演奏时以手拨动弦来发声。这种乐器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古代文人墨客常常用它来抒发情感。 2. 引申义:随着时间的推移,“筝”字逐渐从具体的乐器引申为泛指各种弦乐器。同时,它也可以用来比喻某些像筝声一样悠扬动听的旋律或音乐。 三、语境中的运用 在句子中,“筝”字可以作主语、宾语等成分。例如: “小时候,我经常坐在门前的竹椅上,聆听那筝声悠扬的乐曲。”(作主语) “这首古筝曲真是太美了,让人仿佛听到了筝的鸣叫声。”(作宾语) 此外,“筝”字还常用于诗词等文学作品中,用来描绘优美的音乐景象或表达深厚的情感。 四、文化内涵 “筝”字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深厚的底蕴。它不仅是一种传统的乐器,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在古代,筝乐被视为高雅的艺术形式,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同时,筝乐也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总之,“筝”这个字虽然简单,但它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却是非常丰富的。通过学习和了解这个字,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縚


※ 縚的意思、基本解释,縚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tāo

(1) 同“絛”。丝绳;丝带 [silk braid]。如:縚线(丝线;丝带);縚绳(丝带子)

(2) 同“韬”。套子 [case]。如:縚发(发套)

康熙字典

縚【未集中】【糸部】 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0画

《廣韻》土刀切《集韻》《正韻》他刀切,?音韜。《類篇》絛或从舀作縚。詳絛字註。

人名。《禮·檀弓》南宮縚。

《玉篇》亦作韜。《廣韻》藏也,寬也,劒衣也。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絛【卷十三】【糸部】

扁緒也。从糸攸聲。土刀切

说文解字注

(絛)扁緒也。廣雅作編緒。漢書及賈生新書作偏諸。葢上字作編、下字作諸爲是。諸者謂合衆采也。賈誼傳曰。今民賣僮者。爲之繡衣絲?偏諸緣。服虔曰。偏諸如牙條。以作?緣。又白縠之表。薄紈之裏。緁以偏諸。晉灼曰。以偏諸緁著衣。然則偏諸之爲絛明矣。雜記注曰。紃、若今時絛也。毛詩、左傳正義曰。王后親織玄紞。卽今之絛繩。必用雜采線織之。按紴、䋐葢其闊者。絛其陿者。紃其圜者。从糸。攸聲。土刀切。古音在三部。

交流分享

  • 縚的词语
  • 縚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