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字典赒字的解释
赒

拼音 zhōu 注音ㄓㄡ 繁体
部首贝部 总笔画12画 结构左右
五笔MMFK 统一码8D52
笔顺丨フノ丶ノフ一丨一丨フ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赒(賙)zhōu(ㄓㄡ)

⒈  接济;救济:赒济。赒急扶困。

异体字

English

give for charity

最读网赒字讲解

《说“赒”》 在浩如烟海的汉字家族中,“赒”这个字宛如一颗低调而富有内涵的明珠。 一、读音与字形 “赒”的读音为zhōu。从字形结构来看,它是一个左右结构的字,左边是“贝”,右边是“周”。“贝”字旁在汉字中往往与金钱、财富有关。在古代,贝壳曾被用作货币,所以很多与财物相关的字都带有“贝”字旁。“周”有周全、普遍的意思。 二、字义 1. 本义:接济、救济 - 在古汉语中,“赒”的本义就是对他人给予物质上的援助。例如《周礼·地官·大司徒》中有“以保息六养万民:一曰慈幼,二曰养老,三曰振穷,四曰恤贫,五曰宽疾,六曰安富。六者,非仁政不能行,非善教不能成,而赒济之道备焉。”这里的“赒济”就是救济、帮助那些处于困境中的人们,涵盖了从孤儿、老人到贫困者、患病者等不同群体的救助。 2. 引申义:周济、帮助 - 它可以表示一种宽泛意义上的给予支持。如“赒人之急”,就是当别人遇到紧急困难时给予周济。这种帮助不仅仅是物质上的钱财援助,也可以包括物资方面的支援。比如在灾荒之年,富裕的人家“赒粮于邻”,把自己多余的粮食拿出来分给邻居,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三、在文化中的体现 1. 反映传统美德 - “赒”字所蕴含的救济、周济的意义,深刻地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中国古代社会,儒家倡导“仁爱”思想,主张人们要有恻隐之心,对他人的困苦伸出援手。“赒”这种行为就是这种思想在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邻里之间相互“赒助”,家族内部对贫困成员的“赒济”,有助于构建和谐稳定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 2. 文学作品中的运用 - 在一些古典文学作品中也能看到这个字的身影。如在描写善良的乡绅或者慈善之家的篇章里,常常会用到“赒贫济困”“赒恤孤寡”等词语。这些描写不仅展现了人物的品德高尚,也从侧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尚和道德标准。 总之,“赒”这个字虽然不常见,但它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刻的人文精神,是我们了解古代社会救助理念、传统美德以及汉字文化演进的一个重要窗口。

赒


※ 赒的意思、基本解释,赒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zhōu

〈动〉

(1) (形声。从贝,周声。从贝,与财富有关。本义:周济,救济) 同本义 [help in charity]

五党为州,使之相赒。——《周礼》

(2) 又如:赒人(周济救助他人);赒恤(救济抚恤);赒急(救济他人的危急);赒砬(救济贫困的人)

康熙字典

賙【酉集中】【貝部】 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8画

《廣韻》職流切《集韻》《韻會》之由切,?音周。《玉篇》給也,贍也,收也。《周禮·地官·大司徒》五黨爲州,使之相賙。《註》謂禮物不備相給足也。

與周同。《詩·大雅》靡人不周。《箋》周,當作賙。《疏》以周於人,其字當从貝,故轉爲賙。

交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