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字典藫字的解释
藫

拼音 tán 注音ㄊㄢˊ
部首艹部 总笔画18画 结构上下
五笔AISJ 统一码85EB
笔顺一丨丨丶丶一一丨フ丨丨一丨フ一一一丨
名称横、竖、竖、点、点、提、横、竖、横折、竖、竖、横、竖、横折、横、横、横、竖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tán(ㄊㄢˊ)

⒈  水苔,藻类植物。

⒉  海藻。

统一码

藫字UNICODE编码U+85EB,10进制: 34283,UTF-32: 000085EB,UTF-8: E8 97 AB。

藫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最读网藫字讲解

“氤氲”字的语文解释 “氤氲”是一个充满诗意和神秘感的汉字,它描绘了一种朦胧、弥漫的景象。在语文学习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个字,了解它的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文学作品和自然景物。 一、“氤氲”的基本含义 “氤氲”原意是指烟云朦胧的样子。这种景象常常出现在山林之间,给人一种幽深、神秘的感觉。随着时间的推移,“氤氲”也被引申为形容气氛、情绪等模糊而难以捉摸的状态。 二、“氤氲”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 在文学作品中,“氤氲”常被用来营造一种梦幻、唯美的氛围。比如,在古诗词中,诗人常常用“氤氲”来形容山间的雾气或轻纱般的云彩,如唐代诗人李商隐的《锦瑟》中就有“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的句子,这里的“玉生烟”便是“氤氲”的一种表现。 此外,在现代文学作品中,“氤氲”也常被用来比喻某种难以言喻的情感或心境。比如,可以说“他的心中充满了氤氲的雾气,让人无法看清他的真实想法”。 三、“氤氲”与自然景物的关系 “氤氲”与自然景物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自然界中,雾气、云彩等常常呈现出朦胧、弥漫的特点,这与“氤氲”的含义相契合。因此,在描写自然景物时,使用“氤氲”这个字能够更加生动地表现出景物的特点。 例如,在描述一个清晨的山林时,我们可以说:“山间的雾气缭绕,仿佛一片氤氲的仙境。”这样的描写不仅能够让读者感受到山间的清新和神秘,还能够增强读者的视觉体验。 四、“氤氲”的文化内涵 “氤氲”这个字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雾气、云彩等往往被视为一种神秘的力量,与神仙、修行等概念联系在一起。因此,“氤氲”这个字也常被用来表达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升华的意境。 总之,“氤氲”是一个充满诗意和神秘感的汉字,它不仅可以用来描绘自然景物的特点,还能够表达一种难以言喻的情感和心境。在语文学习中,我们应该注重积累和运用这个字,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和自然景物。

藫


※ 藫的意思、基本解释,藫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藫【申集上】【艸部】 康熙筆画:21画,部外筆画:15画

《唐韻》徒含切,音潭。《爾雅·釋草》藫,石衣。《註》水苔也。

《玉篇》海藻也,又名海蘿,如亂髮生海水中。

《字彙補》以寢切,淫上聲。藫湛,水動搖貌。

交流分享

  • 藫的词语
  • 藫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