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訴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訴
⒈ 见“诉”。
异体字
- 愬
- 诉
English
accuse; sue; inform; narrate
最读网訴字讲解
“诉”字的语文讲解
“诉”是一个汉字,它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表达。在语文学习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个字,了解它的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和文学作品。
首先,“诉”字的本义是“陈述”。它表示用言语表达事实、感情或意见。例如,在句子“他向大家诉说了自己的烦恼”中,“诉说”就是用言语表达烦恼的意思。这里的“诉”强调了用语言进行交流的过程。
此外,“诉”字还可以表示“控告”或“告诉”的意思。当某人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或侵害时,他们可能会向有关部门或公众“诉苦”或“申诉”,希望得到公正的对待。例如,“他愤然向警方诉说了自己的遭遇。”在这个句子中,“诉”就表示了控告或告诉的行为。
从用法上来看,“诉”字常用于书面语或口语中,表示用言语表达某种情感或意见。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传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使表达更加清晰和生动。
在文学作品中,“诉”字也经常出现,用来表现人物内心的矛盾和挣扎,或者描绘人物与外界的冲突和沟通。通过“诉”字,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想要传达的情感和主题,从而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
除了以上的基本含义外,“诉”字还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诉”字常常与“怨”字联系在一起,形成“诉怨”一词,表示抱怨、不满的情绪。这种情感表达在古代诗词中尤为常见,如杜甫的诗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荣枯咫尺间,涨落非人力。”其中的“涨落”就可以理解为一种“诉怨”的情感体现。
总之,“诉”字是一个充满情感和文化内涵的汉字。通过了解它的含义和用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语文作品中的情感表达和文化传承。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注重积累和运用这个字,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表达能力。

※ 訴的意思、基本解释,訴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訴【酉集上】【言部】 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桑故切《集韻》《韻會》《正韻》蘇故切,音素。《說文》吿也。《玉篇》論也,吿訴冤枉也。《廣韻》毀也。《左傳·成十六年》郤犫訴公于晉侯。《註》譖也。《史記·龜筴傳》王有德義,故來告訴。
又《說文》或作。亦作愬。《論語》膚受之愬。《註》愬己之冤也。《前漢·五行志》引作訴。
又《韻會小補》通作遡。《戰國策》衞君跣行,告遡於魏。《註》遡愬同。
又《集韻》昌石切,音尺。亦毀也。《說文》本作。《字彙補》譌作辨,非。辨字左从言作。
又。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訴【卷三】【言部】
告也。从言,厈省聲。《論語》曰:“訴子路於季孫。”,訴或从言朔。愬,訴或从朔、心。桑故切〖注〗臣鉉等曰:厈非聲。蓋古之字音多與今異。如皀亦音香、釁亦音門、乃亦音仍,他皆放此。古今失傳,不可詳究。
说文解字注
(訴)告也。从言。㡿聲。桑故切。五部。凡從㡿之字隷變爲厈。俗又譌斥。論語曰。訴子路於季孫。憲問篇文。
()
或从言朔。
(愬)或从朔心。今論語作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