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字典薮字的解释
薮

拼音 sǒu 注音ㄙㄡˇ 繁体
部首艹部 总笔画16画 结构上下
五笔AOVT 五行 统一码85AE
笔顺一丨丨丶ノ一丨ノ丶フノ一ノ一ノ丶
名称横、竖、竖、点、撇、横、竖、撇、点、撇点、撇、横、撇、横、撇、捺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sǒu(ㄙㄡˇ)

⒈  生长着很多草的湖泽:薮泽。

⒉  人或物聚集的地方:渊薮。

⒊  指民间、草野:辞朝(cháo )归薮。

⒋  古同“搜”,搜求。

异体字

  • ?

造字法

形声:从艹、数声

English

marsh, swamp; wild country

最读网薮字讲解

“薮”字的语文讲解 “薮”是一个相对生僻的汉字,但在古文中却有着重要的地位。它通常用来描述一种草茂盛的地方,尤其是沼泽或湖泊周围。这个字的结构是由“艹”(草字头)和“叟”(老年人的象形)组成。 首先,我们来看“艹”这个部首。在汉字中,“艹”通常表示与植物、草木有关的意义。它常常出现在与植物相关的字中,作为偏旁部首使用。 接下来是“叟”字。这个字在古代常用来指代老年人,其字形也类似于一个老人的形象。在“薮”字中,“叟”字作为声旁,提供了字的读音信息。 现在,我们将“艹”和“叟”结合起来,形成了“薮”这个字。整个字的意义与草木茂盛、湿地环境相关联。在古文中,“薮”常被用来形容那些草木丛生的地方,如沼泽、湖泊等。 此外,“薮”字在一些成语和语境中也有所体现。例如,“薮泽”指的是草野,有时也用来泛指荒凉、贫瘠之地。“薮茅”则是指草野中的茅草,常用于比喻草野中的百姓或事物。 在学习“薮”字时,我们还应注意它的读音和书写规范。这个字的拼音是sǒu,属于第三声。在书写时,要注意“艹”部首的正确位置和笔画的流畅性。 总之,“薮”是一个充满文化内涵的汉字,它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古代汉语中对于自然环境的描述和认知。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个字,我们可以更好地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薮


※ 薮的意思、基本解释,薮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sǒu

〈名〉

(1) (形声。从艸,数声。沼泽地带多长草,故从艸。本义:湖泽的通称。也指水少而草木茂盛的湖泽)

(2) 同本义 [a shallow lake overgrown with wild plants]

薮,大泽也。——《说文》

十薮。——《尔雅·释地》。李注:“薮,泽之别名也。”

薮,物之归也。——《国语·周语下》

度山林,鸠薮泽。——《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3) 人或物聚集的地方 [place where fish or beast gather;den;haunt]

为天下逋逃主,萃渊薮。——《书·武成》

山薮藏疾。——《左传·宣公十五年》。注:“薮是草木积聚之处,近山近泽皆得称薮。”

密迩奸薮。——郭璞《奏请平刑书》

叔在薮,火烈具举。——《诗·郑风·大叔于田》

康熙字典

藪【申集上】【艸部】 康熙筆画:21画,部外筆画:15画

《唐韻》《集韻》?蘇后切,音叟。《爾雅·釋地》十藪。《註》大澤也。《周禮·天官·大宰》藪牧養藩鳥獸。《風俗通》藪,厚也。有草木魚鼈,所以厚養人也。《詩·鄭風》叔在藪。

《唐韻古音》讀數。《易林》山林麓藪,非人所處。

《集韻》引《聘禮》十六斗曰籔。或从艸。

《韻會》窶藪,戴器也。《前漢·東方朔傳註》以盆盛物戴於頭者,則以窶藪薦之。《蘇林曰》藪音數錢之數。

《集韻》千?切,音凑。《周禮·冬官·輪人》以其圍之,阞捎其藪。《註》藪讀爲蜂藪之藪,謂轂空壷中也。蜂藪,猶言趨也。藪者,衆輻之所趨也。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藪【卷一】【艸部】

大澤也。从艸?聲。九州之藪:楊州具區,荆州雲夢,豫州甫田,靑州孟諸,沇州大野,雝州弦圃,幽州奚養,冀州楊紆,并州昭餘祁是也。蘇后切

说文解字注

(藪)大澤也。地官澤虞曰。每大澤大藪。中澤中藪。小澤小藪。注。澤水所鍾也。水希曰藪。此析言則澤藪殊也。職方氏云。其澤藪曰某。毛詩傳曰。藪澤。此統言則不別也。職方氏注曰。大澤曰藪。與說文合。葢藪實兼水鍾、水希而言。爾雅十藪?釋地。不?釋水。正謂地多水少。艸木所聚。从艸。數聲。蘇后切。四部。九州之藪。見職方氏。楊州具區。鄭曰。具區在吳南。謂漢吳縣南。屬㑹稽郡。禹貢謂之震澤。今謂之太湖。荆州雲夢。夢今周禮作瞢。鄭曰。雲瞢在華容。漢華容縣屬南郡。豫州甫田。甫今本作圃。汲古未改本、宋本、李燾五音韵譜本皆作甫。毛詩。東有甫草。毛云。甫、大也。箋云。甫草者、甫田之草也。鄭有甫田。葢鄭所據爾雅、許所據周禮皆作甫田。甫圃古通用。故毛詩甫艸。韓詩作圃艸。詩箋、說文作甫田。今他書皆作圃田。職方注曰。圃田在中牟。漢中牟屬河南郡。靑州孟諸。孟今周禮作望。鄭曰。望諸、明都也。在睢陽。漢睢陽縣屬梁國。兗州大野。鄭曰。大野在鉅野。漢鉅野屬山陽郡。雝州弦圃。今周禮作弦蒲。注曰。弦或爲汧。蒲或爲浦。按許所據葢卽鄭之或本。圃浦未知孰是。今本說文作蒲。汲古未改本、宋本、李燾本皆作圃。職方注曰。弦蒲在汧。漢汧縣屬右扶風。幽州奚養。周禮作豯養。杜子春讀豯爲奚。按說文大部奚、大腹也。豕部豯、肫生三月、腹奚奚皃也。杜葢說此藪名取大腹意。不取豕意。故易豯爲奚。而班、許從之。鄭曰。豯養在長廣。漢長廣縣屬琅邪郡。冀州楊紆。鄭曰。楊紆所在未聞。爾雅曰。秦有楊陓。呂氏春秋作陽華。注曰。陽華在鳳翔。或曰在華陰西。淮南作陽紆。注曰。在馮翊池陽。一名具圃。幷州昭餘祁。是也。鄭曰。昭餘祁在鄔。漢鄔縣屬太原郡。徐鍇本餘作余。淮南作燕之昭余。無祁字。凡職方氏之川寖。說文散舉之。藪則彚舉之。

交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