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字典纾字的解释
纾

拼音 shū 注音ㄕㄨ 繁体
部首纟部 总笔画7画 结构左右
五行 统一码7EBE
笔顺フフ一フ丶フ丨
名称撇折、撇折、提、横撇/横钩、点、横撇/横钩、竖钩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纾(紓)shū(ㄕㄨ)

⒈  缓和,解除:毁家纾难(nàn )。

⒉  宽裕,宽舒。

⒊  延缓。

异体字

造字法

形声:从纟、予声

English

loosen, relax, relieve; extricate

最读网纾字讲解

纠“纾”字的深层含义 在汉字的博大精深中,“纾”这个字以其独特的构造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引起了我们浓厚的兴趣。它不仅是一个形声字,更是一个会意字,充分体现了古人的智慧和语言的魅力。 首先,从字形上来看,“纾”由“糸”和“纾”(sōu)组成。“糸”作为声符,其读音与“丝”相近,传达了一种柔软、细长的意象。而“纾”的右半部分,则是“素”字去掉草字头后的形状,暗示了该字与“素”有关但又有所区别。 在词义上,“纾”有着多重解释。《说文解字》中提到:“纾,缓解也。”这表示它具有缓解、解除的意思。例如,在古文中,“纾困”就是指解救困难,“纾忧”则是减轻忧愁的意思。此外,“纾”还可以表示“延缓”、“解除”等含义,在一些特定的语境中,如“纾缓”可以指缓慢、从容,“纾解”则可以指解除束缚、缓解紧张情绪。 除了上述基本含义外,“纾”字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在古代,“纾”常被用于描述对文物的修缮和保护工作。如《左传·庄公三年》中的“维桑与梓,必恭敬止。靡瞻远方,不遐遗信;神之听之,介尔景福”,其中的“维桑与梓”指的是桑树和梓树,古人常在这些树木上系丝,以祈求神灵的庇佑。而“纾”字在这里则可以理解为对这些树木的修缮和保护,使其能够更好地生长茂盛。 此外,“纾”字还与古代的音乐术语有关。在古代音乐中,“纾”是一种特定的音符节奏,其特点是音符时值较长,给人一种缓慢、从容的感觉。这种音乐术语的运用,不仅丰富了古代音乐的表现形式,也为我们了解古代文化提供了宝贵的线索。 综上所述,“纾”这个字以其独特的字形和词义,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充满智慧和魅力的汉字世界。它不仅可以缓解我们的忧愁和压力,更可以让我们深入探索古代文化的奥秘和魅力。

纾


※ 纾的意思、基本解释,纾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shū

〈动〉

(1) (形声。从糸( ),予声。本义:延缓)

(2) 同本义 [postpone]

纾,缓也。——《说文》

彼交匪纾。——《诗·小雅·采菽》

以纾楚国之难。——《左传·庄公三十年》

姑纾死焉。——《左传·文公十六年》

民急矣,姑从楚以纾吾民。——《左传·襄公八年》

(3) 又如:纾缓(宽缓;使宽缓);纾回(缓慢曲折)

(4) 宽缓;宽松 [relax;relieve]

民力稍纾,得以尽于田亩。——《宋史·李蘩传》

(5) 又如:纾放(抒发宽解);纾宽(宽舒)

(6) 解除;排除 [give relief;untie]

可以纾忧。——《左传·成公十六年》

是崇皞济而脩祀纾祸也。——《左传·僖公二十一年》

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7) 又如:纾难(解除国难);纾泄(解除发散);纾祸(解除祸患);纾忧(解除忧患)

康熙字典

紓【未集中】【糸部】 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4画

《廣韻》傷魚切《集韻》《韻會》《正韻》商居切,?音書。《說文》緩也。《詩·小雅》彼交匪紓。

《左傳·僖二十一年》紓禍也。《註》紓,解也。

《廣韻》神與切,音杼。《集韻》上與切,音墅。義?同。《玉篇》紓或作舒。《集韻》或作䋡。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紓【卷十三】【糸部】

緩也。从糸予聲。傷魚切

说文解字注

(紓)緩也。小雅。彼交匪紓。傳曰。紓、緩也。左傳多用紓字。其義皆同。亦叚抒爲之。从糸。予聲。傷魚切。五部。

交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