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襹
拼音
shī
注音ㄕ
部首衤部 总笔画24画 结构左右
五笔PUGX 统一码8979
笔顺丶フ丨ノ丶一丨フ丶一丨フ丶丶一ノフ丨丨一一フノフ
名称点、横撇/横钩、竖、撇、点、横、竖、横折、点、横、竖、横折、点、点、横、撇、横折、竖、竖、横、横、竖提、撇、竖弯钩
部首衤部 总笔画24画 结构左右
五笔PUGX 统一码8979
笔顺丶フ丨ノ丶一丨フ丶一丨フ丶丶一ノフ丨丨一一フノフ
名称点、横撇/横钩、竖、撇、点、横、竖、横折、点、横、竖、横折、点、点、横、撇、横折、竖、竖、横、横、竖提、撇、竖弯钩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襹
⒈ 〔襳(
)襹〕见“襳2”。统一码
襹字UNICODE编码U+8979,10进制: 35193,UTF-32: 00008979,UTF-8: E8 A5 B9。
襹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最读网襹字讲解
“襁”字的语文讲解
“襁”是一个汉字,其含义和用法在古代汉语中颇为独特。下面,我们将详细探讨这个字的含义、构成以及如何在句子中正确使用。
一、字义解析
“襁”字的基本意义是包裹、环绕。它通常用来形容婴儿被襁褓包裹的情景,寓意着新生儿的温暖与安全。此外,“襁”也可以引申为束缚、牵绊的意思,常用于描述某种束缚或牵制的状态。
二、字形结构
“襁”字由“衣”和“强”两个部分组成。其中,“衣”作为偏旁,表示与衣物或包裹有关;“强”则作为声旁,提供了字的读音参考。这种结构使得“襁”字在视觉上呈现出一种紧凑而有力的美感。
三、句子中的用法
在句子中,“襁”字通常用作定语或状语,修饰或描述名词。例如:
1. “襁褓之中”:指婴儿被襁褓紧紧包裹的情景,常用来比喻婴儿时期或幼年时期。
2. “身陷囹圄”:形容人被束缚、限制自由的状态,其中“囹圄”指监狱,也隐喻束缚。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襁褓与包裹、环绕等词意思相近,都表达了一种围绕、包裹的意思。
反义词:解襁与松绑等词与“襁”形成反义关系,表示解除包裹、解除束缚的意思。
五、文化常识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新生儿被襁褓包裹视为一种吉祥和美好的象征。同时,“襁”字也常出现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如《诗经》等经典古籍中,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瑰宝。
六、总结
“襁”字是一个充满古典韵味的汉字,其含义和用法体现了古代汉语的独特魅力。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个字,我们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文化内涵,还能更准确地运用这个字进行现代汉语的表达。
总之,“襁”字虽然不常见于现代汉语日常使用中,但其蕴含的文化底蕴和语言美感值得我们深入品味和学习。

※ 襹的意思、基本解释,襹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襹【申集下】【衣部】 康熙筆画:25画,部外筆画:19画
《唐韻》所宜切《集韻》《韻會》山宜切,音簛。襳襹,毛羽衣貌。《張衡·西京賦》被毛羽之襳襹。
又襂襹。詳襂字註。
又上聲,所綺切,音躧。去聲,所寄切,音屣。義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