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字典蒒字的解释
蒒

拼音 shī 注音
部首艹部 总笔画13画 结构上下
统一码8492
笔顺一丨丨ノ丨フ一フ一一丨フ丨
名称横、竖、竖、撇、竖、横折、横、横折、横、横、竖、横折钩、竖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shī(ㄕ)

⒈  一种草本植物,种子像大麦,可食。

⒉  姓。

统一码

蒒字UNICODE编码U+8492,10进制: 33938,UTF-32: 00008492,UTF-8: E8 92 92。

蒒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最读网蒒字讲解

“芀”字的语文讲解 “芀”是一个相对生僻的汉字,但在古文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它的读音是shēn,属于多音字,主要有两个常见的读音:shēn和biān。下面我们将详细探讨这个字的含义、用法及其在句子中的运用。 一、字义解析 1. 基本含义: - “芀”字的基本含义是“初生的嫩芽”。这个意义源于它的字形,上面是“艹”,表示与植物有关,下面是“新”,象征着新生、嫩芽的状态。 2. 引申含义: - 在一些语境中,“芀”也可以引申为“开始”、“初始”的意思。比如,“芀绿时,春水满四泽”(《汉书·枚乘传》),这里的“芀”可以理解为春天万物刚刚开始的景象。 二、字形结构 “芀”字由“艹”和“新”两部分组成。其中,“艹”是草字头,表示与植物相关;“新”则位于下方,表示新生、新鲜。这种结构使得“芀”字在视觉上呈现出一种向上生长的趋势,与嫩芽的生长状态相呼应。 三、用法与示例 1. 作为名词: - “芀”可以作为名词使用,表示初生的嫩芽或刚开始生长的事物。例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指的是春风使大地恢复生机,这里的“绿”可以看作是“芀”的引申义。 2. 作为形容词: - “芀”有时也可以用作形容词,表示嫩的、新鲜的。例如:“芀衣裳,笑倚门”(苏轼《蝶恋花·春景》)中的“芀衣裳”指的是嫩黄色的衣服,形容春天的气息。 3. 在句子中的运用: - “芀”字虽然不常见,但在古文中仍有一定的出现频率。它通常用于描绘自然景物的变化,表达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生命的赞美。例如:“芀苒春光里,樱桃发几枝”(孟浩然《春晓》)中的“芀苒”形容春光的流逝,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感慨。 四、总结 “芀”字虽然生僻,但其独特的字形结构和丰富的含义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通过对其字义、字形及用法的深入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领略古文的魅力,感受古代文人对自然和生命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感悟。 在现代汉语中,“芀”字并不常用,但它在古汉语和文学作品中的独特地位不容忽视。希望本文能为大家提供一个关于“芀”字的全面认识,激发大家对古汉语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蒒


※ 蒒的意思、基本解释,蒒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shī

〈名〉

植物名。苔草 [sedge]。莎草科的尤其是苔草属的植物

海上有草焉,名蒒,其实食之如大麦。——《博物志》

康熙字典

蒒【申集上】【艸部】 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0画

《唐韻》疏夷切《正韻》申之切,?音師。《玉篇》蒒草。《博物志》海上有草焉,名蒒,其實食之如大麥,七月稔,俗名自然穀,或曰禹餘糧。

交流分享

  • 蒒的词语
  • 蒒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