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字典縄字的解释
縄

拼音 shéng 注音ㄕㄥˊ
部首糹部 总笔画15画 结构左右
五笔XJJN 统一码7E04
笔顺フフ丶丶丶丶丨フ一一丨フ一一フ
名称撇折、撇折、点、点、点、点、竖、横折、横、横、竖、横折、横、横、竖弯钩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shéng(ㄕㄥˊ)

⒈  古同“绳”。

异体字

English

rope, string, cord; control

最读网縄字讲解

“縄”字的语文讲解 “縄”是一个汉字,其读音为chéng,属于会意字。下面,我将详细讲解这个字的含义、构造和用法。 一、字义解释 “縄”主要有两个基本含义: 1. 绳索:这是“縄”字最常见的意思。古代人们常用绳子来捆绑物品或作为连接工具。例如,“縄缚”就是指用绳子捆绑。 2. 束缚、限制:“縄”也可以表示束缚、限制的意思。比如,“縄缚手脚”就是指用手脚上的绳子捆绑住,使其无法自由行动。 二、字形构造 “縄”字由“糸”和“龙”两个部分组成。“糸”是丝线的象形,表示与绳子有关;而“龙”在这里并不是直接表示龙这种动物,而是作为声符,帮助人们记忆和发音。在古代汉字中,有时会用动物的形象来作为声符,以增加字形的复杂性和记忆的难度。 三、语境用法 1. 在古文中:“縄”字常用于描述与绳子、捆绑等相关的场景。如《左传·僖公二十四年》中的“乃束载而还,告之曰:‘请纳币于公。’对曰:‘‘非礼也,勿纳。’对曰:‘’然则您受矣!’公曰:‘何如?’对曰:‘‘谁受而行之?’’公曰:‘取之而使为己有,何如?’对曰:‘‘毋敢。’今将纳币,请修守备。’”这里的“縄”就是指绳子,用于描述捆绑的场景。 2. 在现代汉语中:“縄”字虽然不常用,但在一些特定的语境下仍然会出现。比如,在描述某些需要用绳子捆绑的物品时,或者需要表达束缚、限制的意思时,可能会用到“縄”字。 四、注意事项 需要注意的是,“縄”字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频率已经大大降低,很多人可能并不熟悉这个字。因此,在学习和使用过程中,如果遇到不熟悉的字,建议先查阅字典或请教老师,以确保准确理解和使用该字。 总之,“縄”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和独特构造的汉字,通过对其字义、构造和用法的详细讲解,相信大家对这个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縄


※ 縄的意思、基本解释,縄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繩【未集中】【糸部】 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13画

《廣韻》食陵切《集韻》《韻會》《正韻》神陵切,?音乗。《說文》索也。《急就篇註》繩謂紨兩股以上。總而合之者也。一曰麻絲曰繩,草謂之索。《易·繫辭》上古結繩而治。《書·說命》惟木從繩則正。《禮·經解》繩墨之於曲直。《前漢·律歷志》規圓生矩,矩方生繩,繩直生準。

《書·囧命》繩愆糾謬。《疏》木不正者,以繩正之。繩謂彈正。

《詩·周南》宜爾子孫繩繩兮。《傳》繩繩,戒愼也。《朱傳》不絕貌。

《大雅》繩其祖武。《傳》繩,戒也。《朱傳》繩,繼也。

《禮·樂記》省其文采,以繩德厚。《註》繩,猶度也。《史記·樂書註》王肅曰:繩,法也。

《禮·深衣》負繩及踝以應直。《註》繩謂裻,與後幅相當之縫也。

《左傳·莊十四年》蔡侯繩息嬀,以語楚子。《註》繩,譽也。《小爾雅》繩之,譽之也。

《集韻》以證切,音孕。《周禮·秋官·薙氏》秋繩而芟之。《註》含實曰繩。

《集韻》弭盡切,音泯。繩繩,無涯際貌。一曰運動不絕意。

《集韻》石證切,音乗。?也。

《韻補》叶乗融切。《?琳武庫賦》陵九城而上躋,起齊軌兮玉繩。車軒轔於雷室,騎浮厲乎雲宮。《廣韻》俗作繩。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繩【卷十三】【糸部】

索也。从糸,蠅省聲。食陵切

说文解字注

(繩)索也。索下云。繩也。艸有莖葉、可作繩索也。故从?糸。繩可以縣、可以束、可以爲閑。故釋訓曰。兢兢、繩繩、戒也。周南傳曰。繩繩、戒愼也。从糸。蠅省聲。食陵切。蠅字入黽部者、謂其虫大腹如黽類也。故蠅以黽會意。不以黽形聲。繩爲蠅省聲。故同在古音弟六部。黽則古音如芒。在弟十部。

交流分享

  • 縄的词语
  • 縄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