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祳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祳
⒈ 古同“脤”,古代祭祀用的生肉。
统一码
祳字UNICODE编码U+7973,10进制: 31091,UTF-32: 00007973,UTF-8: E7 A5 B3。
祳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最读网祳字讲解
“禛”字的语文讲解
“禛”,这个汉字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用,但在古代文献和一些文学作品中,我们仍然能够见到它的身影。它的读音是zhēn,属于形声字,从“示”旁,表示与神明、祭祀有关;而“真”则为其声旁,起到了提示读音的作用。
一、字义解析
“禛”字的基本意义与“真”字相近,都含有真实、真诚、美好等含义。在古代,人们常以“禛”来表达对神明或祖先的敬仰和祈求其庇佑的诚意。
二、出处与用法
1. 出处:“禛”字常见于古代的祭祀文中,如《尚书·尧典》中的“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这里的“雍”字与“禛”字意义相近,都表达了和谐、美好的意境。
2. 用法:在古代文献中,“禛”字多用作形容词或副词,如“禛祥”、“禛美”等,用来形容事物美好、吉祥。此外,在一些诗歌和散文作品中,作者也会用“禛”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志向。
三、文化内涵
“禛”字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敬仰与祈福:在古代,人们认为“禛”字具有神秘的力量,能够祈求神明保佑家庭和睦、国家繁荣。因此,“禛”字常被用于祭祀场合,表达人们对神明的敬仰和祈福之心。
2. 和谐美好:“禛”字所蕴含的美好寓意,也反映了古代人们对和谐社会的向往和追求。在古代文献中,“禛”字多用来形容家庭和睦、国家繁荣等美好景象。
3. 文学象征:“禛”字在文学作品中还常常被用作象征手法,代表着美好、吉祥和希望。作者通过运用“禛”字,将自己的情感和志向融入到作品中,使作品更具感染力和传唱性。
总之,“禛”这个汉字虽然不常用,但它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美好寓意却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品味。通过了解“禛”字的读音、意义、出处和用法等方面的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化和文学作品中的丰富内涵。

※ 祳的意思、基本解释,祳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祳【午集下】【示部】 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時忍切《集韻》是忍切《正韻》時軫切,辰上聲。同脤。祭社生肉也。《說文》社肉盛以蜃,故謂之祳,天子所以親遺同姓。春秋傳曰:石尚來歸祳。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祳【卷一】【示部】
社肉,盛以蜃,故謂之祳。天子所以親遺同姓。从示辰聲。《春秋傳》曰:“石尚來歸祳。”時忍切
说文解字注
(祳)社肉。盛之㠯蜃。故謂之祳。五經異義曰。古左氏說。脤、祭社之肉。盛之以蜃。鄭注掌蜃、杜注左傳皆同。蜃祳曡韵。經典祳多从肉作脤。詩緜箋、掌蜃注徑用蜃爲祳字。天子所㠯親遺同姓。大宗伯以脤膰之禮。親兄弟之國。大行人歸脤以交諸矦之福。从示。辰聲。時忍切。古音在十三部。春秋傳曰。石尚來歸祳。春秋經定公十四年文。凡說文引春秋經皆諸傳。謂左氏春秋有此文也。
交流分享
- 祳的词语
- 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