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訷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訷
⒈ 申说。
统一码
訷字UNICODE编码U+8A37,10进制: 35383,UTF-32: 00008A37,UTF-8: E8 A8 B7。
訷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最读网訷字讲解
“訷”字的语文讲解
“訷”是一个相对生僻的汉字,但在古文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它通常被用作“问”的异体字,表示询问、疑问的意思。下面,我们将详细探讨这个字的构造、含义以及如何在句子中正确使用。
一、字的构造
“訷”字由“讠”(言字旁)和“仁”字组成。其中,“讠”表示与言语、说话有关,而“仁”则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之一,代表着仁爱、慈善等美好品质。两个部分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既表示询问又蕴含深厚文化内涵的字。
二、字义解释
在古文中,“訷”同“问”,表示询问、疑问的意思。例如,在《孟子·梁惠王下》中有句:“王曰:‘善哉!吾闻之也:‘仁者,人也。’‘义者,宜也。’‘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仁者,人也,尊贤为大。’‘义者,宜也。’‘亲亲,仁也;尊贤,义也。’”这里的“仁”和“义”都是儒家所倡导的美德,而“訷”(问)则表达了对于这些美德的进一步探求和询问。
此外,“訷”字还可以用于表示责问、质问的意思。例如,在《史记·项羽本纪》中有句:“项王曰:‘此迫矣!臣与汉王俱北面受命,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这里的“訷”(问)表达了项羽对于命运的无奈和对于刘邦的责问。
三、句子中的使用
在现代汉语中,“訷”字并不常用,但在古文中以及一些文学作品中仍然可以看到它的身影。在使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由于“訷”是异体字,可以替换为“问”,但意义相近,不会引起歧义。
2. 在表示责问或质问时,可以使用“訷”字,以增加文言文的典雅和庄重感。
3. 在现代汉语中,更推荐使用简化字“问”,因为简化字更易于书写和阅读。
总之,“訷”这个字虽然生僻,但在古文中却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通过了解它的构造、含义以及在句子中的正确使用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 訷的意思、基本解释,訷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訷【酉集上】【言部】 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5画
《廣韻》失人切《集韻》升人切,音申。訷說,信也。《正字通》與申、伸
通。俗又作訷。
交流分享
- 訷的词语
- 訷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