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字典蛥字的解释
蛥

拼音 shé 注音ㄕㄜˊ
部首虫部 总笔画12画 结构左右
五笔JQQY 统一码86E5
笔顺丨フ一丨一丶ノフ丶ノフ丶
名称竖、横折、横、竖、横、点、撇、横撇/横钩、点、撇、横撇/横钩、点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shé(ㄕㄜˊ)

⒈  〔蛥蚗(jué)〕蝉。

统一码

蛥字UNICODE编码U+86E5,10进制: 34533,UTF-32: 000086E5,UTF-8: E8 9B A5。

蛥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最读网蛥字讲解

“蛰”字的语文讲解 “蛰”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汉字,它的含义和用法在语文学习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一下这个字的奥秘。 首先,从字形上来看,“蛰”字由“虫”字旁和“蛰”字头组成。虫字旁通常与昆虫、爬行动物等小动物有关,而“蛰”字头则给人一种隐藏、休眠的感觉。这种结构上的组合,让我们不禁联想到那些在寒冷季节里沉睡的生物。 接下来,我们来谈谈“蛰”字的含义。在汉语中,“蛰”主要有两个基本意思:一是“藏”,表示隐藏、躲藏;二是“蛰伏”,形容某些动物在寒冷季节里进入冬眠状态,暂时停止活动。例如,“蛇蛰”就是指蛇在冬天时躲藏起来,不再进食。 此外,“蛰”字还常常用于比喻意义上。比如,“蛰伏期”可以用来形容某种事物或现象在一段时间内处于休眠、停滞状态;“蛰伏思”则是指在安静的环境中深入思考,酝酿灵感。 在句子中,“蛰”字可以作谓语、定语、状语等成分。例如,“他在漫长的寒冬里蛰伏着,等待春天的到来。”这句话中,“蛰伏”作为谓语,生动地描绘了冬眠动物的生活状态。 同时,“蛰”字也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蛰伏不仅仅是一种自然现象,更是一种生命智慧的体现。它告诉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有时候需要像动物一样保持冷静、隐藏自己,等待时机成熟再展翅飞翔。 总之,“蛰”这个字虽然简单,但它所蕴含的意义却是丰富多彩的。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个字,我们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汉语中的修辞手法和文化内涵,还能更加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蛥


※ 蛥的意思、基本解释,蛥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蛥【申集中】【虫部】 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集韻》?食列切,音舌。《玉篇》蛥蚗。《類篇》蟬類。《揚子·方言》蛥蚗,齊謂之螇螰,楚謂之蟪蛄,或謂之蛉蛄,秦謂之蛥蚗。

之列切,音浙。義同。

虭蛥。詳虭字註。《集韻》或作蛞。

交流分享

  • 蛥的词语 组词
  • 蛥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