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字典邵字的解释
邵

拼音 shào 注音ㄕㄠˋ
部首阝部 总笔画7画 结构左右
五笔VKBH 五行 统一码90B5
笔顺フノ丨フ一フ丨
名称横折钩、撇、竖、横折、横、横折折折钩/横撇弯钩、竖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shào(ㄕㄠˋ)

⒈  古地名,在今中国山西省垣曲县。

⒉  姓。

异体字

造字法

形声:从阝、召声

English

surname; various place names

最读网邵字讲解

邵姓的渊源与文化内涵 在浩瀚的汉字海洋中,“邵”这个姓氏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光芒。它不仅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邵”字的本义是“高”,如《说文解字》中所言:“邵,高也。”在古代,人们常常以高山为尊,因此用“邵”来形容地势的高峻。这种用法不仅体现了古人的智慧,也为我们今天理解这个字提供了宝贵的线索。 随着时间的推移,“邵”字逐渐演变成了一个姓氏。据史书记载,邵姓起源于春秋时期的齐国,是齐桓公的后裔。齐桓公是春秋五霸之一,他的子孙为了纪念他,便以他的名字中的“邵”为氏,形成了这个古老的姓氏。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邵”姓子孙繁衍昌盛,遍布全国各地。他们不仅传承了先祖的智慧和品质,更在各自的领域里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无论是政界、商界还是学术界,“邵”姓都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人物。 除了历史和文化方面的价值,“邵”字还蕴含着丰富的哲学内涵。它告诉我们,无论身处何种境地,我们都应该保持高远的志向,不断追求进步。这种精神不仅激励着个人不断前行,也为社会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此外,“邵”字的结构也非常精美。它的左半部分是“召”,右半部分是“卩”。这种结构既符合汉字的构造规律,又寓意着美好的愿景。左半部分的“召”代表着召唤、召唤,暗示着我们要时刻保持警醒,迎接未来的挑战;而右半部分的“卩”则象征着一种姿态,寓意着我们要以优雅的姿态面对生活的种种挑战。 总之,“邵”这个姓氏不仅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更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想和美好的愿景。让我们共同珍惜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传承和发扬“邵”姓的优良传统和精神风貌。

邵


※ 邵的意思、基本解释,邵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Shào

〈名〉

(1) 古地名 [Shao county]

邵,晋邑也。——《说文》

戌郫邵。——《左传·襄公二十三年》

(2) 春秋晋邑。在今河南省济源县西,山西省垣曲县东。后魏改为邵郡,后周改为邵州

(3) 古州名 [Shao prefecture]。相当于今福建省邵武县等地

(4) 古郡名 [Shao district]。即邵陵郡,相当于今湖南省邵阳市及新邵、邵阳等县地

(5) 水名 [Shao river]。邵水发源龙山。西流会桐江、檀江,在湖南省宝庆县东注入资水

(6) 姓(《汉书》作“召”)

康熙字典

邵【酉集下】【邑部】 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5画

《集韻》《韻會》時照切《五音集韻》市照切,?音紹。《廣韻》邑名。《左傳·襄二十三年》齊侯伐晉,戍郫、邵。《註》晉邑。

姓。與召通。召公奭之後。《史記·白起傳》雖周、邵、呂望之功,不益于此矣。

邵陵,地名。《史記·秦本紀》齊桓公伐楚,至邵陵。《左傳·僖四年》作召陵。《正字通》从邑者,爲邑,爲姓。从卪者訓勸勉,又訓高也。俗多譌混。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邵【卷六】【邑部】

晉邑也。从邑召聲。寔照切

说文解字注

(邵)晉邑也。左傳襄二十三年。齊矦伐衞。遂伐晉。入孟門。登大行。張武軍於熒庭。戍郫邵。杜曰。取晉邑而守之。杜不言郫邵二邑名。據許則當是二邑也。文六年。賈季召公子樂於陳。趙孟使殺諸郫。此單言郫也。後志。河東垣縣有邵亭。注引博物記。縣東九十里有郫邵之阨。趙孟殺公子樂於郫邵。豈張華所見左傳有異歟。按今山西絳州垣曲縣東有邵城。後魏之邵郡、後周之邵州皆此也。依許則經典獨此字從邑召。凡周召字作邵者俗也。後儒或謂垣曲邵城爲周召分陜之所。其說不經。从邑。召聲。寔照切。二部。

交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