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籭
拼音
shāi
注音ㄕㄞ
部首竹部 总笔画25画 结构上下
五笔TGMX 统一码7C6D
笔顺ノ一丶ノ一丶一丨フ丶一丨フ丶丶一ノフ丨丨一一フノフ
名称撇、横、点、撇、横、点、横、竖、横折、点、横、竖、横折、点、点、横、撇、横折、竖、竖、横、横、竖提、撇、竖弯钩
部首竹部 总笔画25画 结构上下
五笔TGMX 统一码7C6D
笔顺ノ一丶ノ一丶一丨フ丶一丨フ丶丶一ノフ丨丨一一フノフ
名称撇、横、点、撇、横、点、横、竖、横折、点、横、竖、横折、点、点、横、撇、横折、竖、竖、横、横、竖提、撇、竖弯钩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籭
⒈ 古同“筛”。
统一码
籭字UNICODE编码U+7C6D,10进制: 31853,UTF-32: 00007C6D,UTF-8: E7 B1 AD。
籭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最读网籭字讲解
“芴”字的语文讲解
“芴”是一个相对生僻的汉字,但在古文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它的读音是fēng,属于形声字,从“艹”(草字头)声,本义是指一种植物——芴兰。
一、字形的演变
“芴”字的字形经历了从甲骨文到金文,再到小篆、隶书、楷书的演变过程。这种变化反映了汉字的演变规律,也体现了古人对文字美的追求。
二、字义的引申
1. 原意:首先,“芴”字最直接的意思是芴兰,这是一种植物。在古代文献中,它常被用来象征高洁、典雅的品质。
2. 引申义:随着时间的推移,“芴”字的含义逐渐发生了引申。它可以指代一种香料——芴香,这种香料具有浓郁的香气,被广泛应用于祭祀和礼仪之中。此外,“芴”还可以用来形容草木茂盛的样子,如“芴茸茸”,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三、词语中的运用
在古代汉语中,“芴”字常出现在一些固定词语中,如“芴兰之芳”、“芴黄”等。这些词语不仅丰富了汉语词汇,还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古代文化和社会生活的重要窗口。
四、文化内涵
“芴”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不仅代表着一种高洁、典雅的品质,还象征着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芴”字也体现了古代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热爱,以及对和谐共生的追求。
总之,“芴”这个字虽然生僻,但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却占有重要地位。通过学习和了解“芴”字,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古代文化和语言的魅力,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现代汉语中,“芴”字并不常用,但它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仍然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研究。

※ 籭的意思、基本解释,籭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籭【未集上】【竹部】 康熙筆画:25画,部外筆画:19画
《廣韻》《集韻》《韻會》山宜切,音凘。竹器。可以取麤去細。
又《集韻》《正韻》霜夷切,音師。義同。
又《集韻》所綺切,音躧。與簁同。
又《廣韻》山佳切《集韻》所佳切,音崽。《廣韻》竹名。《集韻》
具。或作簛簁篩。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籭【卷五】【竹部】
竹器也。可以取粗去細。从竹麗聲。所宜切
说文解字注
(籭)竹器也。可㠯取麤去細。俗云簁籮是也。廣韵云。籭、也。能使麤者上存。細者
下。籭簁古今字也。漢賈山傳作篩。从竹。麗聲。所宜切。十六部。今音山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