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埽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埽
⒈ 治河时用来护堤堵口的器材,用树枝、秫秸、石头等捆扎而成。
⒉ 用秫秸修成的堤坝或护堤。
其他字义
埽
⒈ 古同“扫”,打扫。
异体字
- 掃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broom; to sweep, clear away
最读网埽字讲解
“燮”字的语文讲解
“燮”是一个汉字,读音为xiè。它有多种含义,常用于形容和谐、和睦的状态,或者指代一种官职。下面是对这个字的详细语文讲解。
一、字义解析
1. 和谐与和睦:“燮”字常用来形容事物之间的和谐与和睦。例如,“燮和”意味着和谐和睦,“燮理”则指治理得当,使事物各得其所。
2. 官职:在古代,“燮”也指一种官职。据《旧唐书·太宗纪上》记载:“文武官五品以上,令有司预考,谓之试判。”这里的“试判”即是指的一种初级官员的考核,而“燮”作为参与考核的官员之一,其职责与调解、裁决有关。
二、字形结构
“燮”字由“炎”和“口”两个部分组成。“炎”字本身有火焰、炽热的意思,而“口”则常用来表示说话、交流。将“口”置于“炎”之上,形象地表达了通过言语来调和、化解矛盾与冲突的过程。
三、语境运用
在现代汉语中,“燮”字虽然不常用,但在一些特定的语境中仍然能够体现出其独特的韵味。例如,在描述一个团队或国家内部的和谐氛围时,可以说“燮和的气氛令人心旷神怡”。在谈论领导者的治理能力时,也可以用“燮理朝政”来形容其卓越的领导才能。
四、文化内涵
“燮”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体现了中华民族追求和谐、和睦的精神境界,也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燮”字还承载着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它要求人们以宽容、理解的态度去面对他人,共同构建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
总之,“燮”是一个充满智慧和韵味的汉字。通过对其字义、字形结构、语境运用和文化内涵的深入讲解,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这个字的丰富意蕴和独特魅力。

※ 埽的意思、基本解释,埽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 埽
〈名〉
(1) 旧时治河,将秫秸、石块、树枝捆扎成圆柱形用以堵口或护岸的东西 [fascine]
凡塞河决,垂合,中间一埽,谓之合龙门。——《梦溪笔谈》
(2) 用埽做成的挡水建筑物,亦泛指堤岸 [fascined bank]。如:埽岸;埽鍕(绑扎成束的埽材)
康熙字典
埽【丑集中】【土部】 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蘇老切,音嫂。《說文》棄也。从帚,以帚却土也。
又《廣韻》蘇到切《集韻》《韻會》《正韻》先到切,音噪。《周禮·地官·閽人》掌埽門庭。《禮·少儀》汜埽曰埽,席前曰拚。《註》汜埽,席埽也。拚,除穢也。
又堤岸曰埽。竹木爲枋,柳實其中,和土以捍水,令黃河之役用之。
又叶蘇后切,音叟。《詩·鄘風》牆有茨,不可埽也。叶下道醜,道叶頭上聲。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埽【卷十三】【土部】
棄也。从土从帚。穌老切
说文解字注
(埽)也。
各本譌棄。今正。此二篆爲轉注也。从土帚。會意。帚亦聲也。穌老切。古音在三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