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字典糁字的解释
糁

拼音 sǎn shēn 注音ㄙㄢˇ ㄕㄣ 繁体
部首米部 总笔画14画 结构左右
五笔OCDE 五行 统一码7CC1
笔顺丶ノ一丨ノ丶フ丶一ノ丶ノノノ
名称点、撇、横、竖、撇、点、撇折、点、横、撇、捺、撇、撇、撇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糁(糝)sǎn(ㄙㄢˇ)

⒈  方言,米粒(指煮熟的)。

其他字义

糁(糝)shēn(ㄕㄣ)

⒈  谷类制成的小渣:玉米糁儿。

异体字

  • ?
  • ?
  • ?
  • ?
  • ?

造字法

形声:从米、参声

English

a grain of rice; rice gruel mixed with meat

最读网糁字讲解

“纠”字的语文讲解 “纠”是一个形声字,从糸、求声。本义是绳结,后引申指纠正、整顿、收拾等含义。 一、字形结构 “纠”字由“糸”和“求”两部分组成。“糸”是形旁,表示与丝线、绳子有关;“求”是声旁,表示读音。这种形声字的构造方式在汉字中非常常见。 二、字义演变 1. 本义:绳结 在古代,人们常用绳子来捆绑物品或标记位置。绳子打结后,为了防止其松开,常常会在结处再加一根绳子,这样就形成了“纠”字最初的含义——绳结。 2. 引申义:纠正、整顿 随着时间的推移,“纠”字的含义逐渐发生了变化。当我们需要纠正错误或整顿秩序时,就会用到“纠”这个字。例如,“纠正错误”、“整顿纪律”等词语中的“纠”,都是指改正错误、调整秩序的意思。 3. 引申义:收拾、整理 此外,“纠”还可以用来表示收拾、整理的意思。比如,在打扫房间时,我们会说“把房间收拾干净”,这里的“纠”就是指整理、清理的意思。 三、词语用法 “纠”字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在各种词语中,如“纠正错误”、“整顿纪律”、“收拾残局”等。这些词语都体现了“纠”字所蕴含的纠正、整顿、收拾的含义。 四、注意事项 在使用“纠”字时,需要注意其读音和含义。该字的拼音为jiū,音调为第三声。同时,在理解和使用该字时,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来进行分析和判断。 总之,“纠”是一个充满智慧和力量的汉字,它不仅有着丰富的字形结构和字义演变历程,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学习和掌握“纠”字,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汉字这一独特的文化瑰宝。

糁


※ 糁的意思、基本解释,糁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糝、糂 sǎn

〈名〉

(1) 米粒;饭粒 [rice grain]

厨乏聚蝇之糁。——《续传灯录》

(2) 又如:糁粒(米粒)

(3) 散粒,碎粒 [grain]。如:糁糁(粒粒,颗颗)

词性变化

sǎn

〈动〉

(1) 以米和羹 [cook soup with rice]

七日不食,藜羹不糁。——刘向《说苑·杂言》

(2) 洒,散落 [disperse]

六街惊糁,阿香车里行雷。——《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

(3) 又如:糁盘(宋代风俗,除夕祭祀祖先及百神,在庭院架松柴齐屋,举火焚之)

(4) 涂抹;粘 [paint]

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明· 魏学洢《核舟记》

(5) 另见 shēn

基本词义

糝、籸 shēn

〈名〉

(1) 谷类磨成的碎粒 [ground grains of cereal crops]

一人一碗玉茭、高粱糁糊糊,里边煮着几块山药。——《结婚现场会》

(2) 又如:玉米糁;糁盆(以麻籸为燃料的照明火盆;旧俗岁时送神或祠祭、燕设,燃火于门外以祀神,兼取旺盛之相,亦谓之籸盆,燃料不限于麻籸)

(3) 另见 sǎn

康熙字典

糝【未集上】【米部】 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1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桑感切,音?。《說文》古文糂作糝,以米和羹也。一曰粒也。《周禮·天官》羞豆之實,酏食糝食。《註》取牛羊豕之肉,三如一,小切之,與稻米二肉一合以爲餌,煎之。《莊子·山木篇》孔子窮于陳、蔡之閒,七日不火食,藜羹不糝。《釋名》糝,?也,相黏?也。

《篇海》雜也。《周禮·天官疏》列國之諸侯大射,大侯九十弓,糝侯七十弓,豻侯五十弓。糝侯者,糝雜也。豹鵠而麋飾下天子大夫。

《類篇》蘇含切,音三。《正韻》桑錦切,音沁。義?同。

交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