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汦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汦
⒈ 古同“坻”,停止不动。
统一码
汦字UNICODE编码U+6C66,10进制: 27750,UTF-32: 00006C66,UTF-8: E6 B1 A6。
汦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最读网汦字讲解
“汪”字的奥秘与语文解析
在博大精深的汉字海洋中,每一个字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丰富的内涵。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个常见却又充满趣味的汉字——“汪”。
“汪”字,作为一个象声词,最直观的感受便是它所模拟的水声。想象一下,当雨滴落入静谧的池塘,或是有节奏地滴落在石板上,那清脆的声音便是“汪汪”作响。这种声音效果,使得“汪”字在描述水声时具有了生动而形象的表达力。
不仅如此,“汪”字在汉语中还承载着更多的意义。它可以作为量词使用,如“一汪清水”,这里的“汪”形容的是水量的充沛与清澈。当我们读到这样的描述时,仿佛能够看到一片碧波荡漾的水面,感受到那份宁静与美好。
此外,“汪”字也常出现在一些成语和俗语中,如“汪洋大海”,形容水势浩大,无边无际;“汪然欲涕”,则形容眼泪满眶,即将流下的样子。这些成语和俗语不仅丰富了汉语的表达,也让“汪”字承载了更多的文化内涵。
从字形结构来看,“汪”字由“氵”和“王”组成。“氵”作为部首,明确指示了该字与水有关。而“王”字,则在某种程度上赋予了“汪”字一种稳重、深沉的气质。这种字形结构的巧妙组合,不仅体现了汉字的表意性,也让我们在书写和阅读时能够更深入地感受到汉字的魅力。
在历史的长河中,“汪”字还承载着一些有趣的故事和传说。比如,在古代的一些文献中,“汪”字有时被用来形容马的嘶鸣声,这或许是因为马嘶声与水声在某种频率上有着相似之处,从而引发了人们的联想。
学习“汪”字,不仅是为了掌握一个汉字的读音和意义,更是为了感受汉字所蕴含的文化底蕴和历史厚重感。每一个汉字都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它们以独特的方式记录着我们的历史、文化和生活。
总之,“汪”字虽然简单,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生动的形象表达。通过学习和了解这个字,我们可以更好地领略汉字的魅力,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 汦的意思、基本解释,汦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 汦
康熙字典
汦【巳集上】【水部】 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直尼切《集韻》陳尼切,音墀。《說文》著止也。
又《蔡邕·釋誨》皇道惟融,帝猷顯丕。汦汦庶類,含甘吮兹。《註》汦汦,齊貌。
又《廣韻》諸氏切《集韻》掌氏切,音只。義同。
又《集韻》與坁通。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汦【卷十一】【水部】
著止也。从水氏聲。直尼切
说文解字注
(汦)箸止也。箸直略切。箸止、有所箸而止也。土部坁下曰。箸也。與此字皆从氏。徐楚金引左傳物乃汦伏。按左傳自作坻伏。杜曰。坻、止也。尋其義當作坁。與汦義略同。葢唐宋以來。氏氐溷淆多矣。从水。氏聲。按玉篇之是切。廣韵諸氏切。十六部。大徐直尼切。誤認爲坻字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