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字典曘字的解释
曘

拼音 注音ㄖㄨˊ
部首日部 总笔画18画 结构左右
五笔JFDJ 统一码66D8
笔顺丨フ一一一丶フ丨丶丶丶丶一ノ丨フ丨丨
名称竖、横折、横、横、横、点、横撇/横钩、竖、点、点、点、点、横、撇、竖、横折钩、竖、竖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rú(ㄖㄨˊ)

⒈  日色。

⒉  暗:“曘昧所守,徒识偏方之诡说”。

统一码

曘字UNICODE编码U+66D8,10进制: 26328,UTF-32: 000066D8,UTF-8: E6 9B 98。

曘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最读网曘字讲解

“曾”字的语文解释 “曾”是一个充满历史韵味的汉字,在汉语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不仅是一个常用的姓氏,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刻的含义。 首先,从字形上来看,“曾”字由“曾”和“口”两个部分组成。其本义是指“乃”“就是”的意思,表示强调。在古代文献中,“曾”常用来表示重复、再次的意思,如“曾几何时”。此外,“曾”还可以表示从前、以前,如“未曾”、“曾经”。 在词语中,“曾”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例如,“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句诗中的“曾经”,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追忆。又如,“曾子杀猪教子守信”中的“曾子”,指的是孔子的弟子曾参,他以诚信教育子女而闻名。 除了表示时间上的先后顺序和经历过的事件外,“曾”字还常用于表示肯定或确认。比如,“曾几何时,我们并肩走过那段青春岁月”,这里的“曾几何时”就是表示过去的某个时间点。 此外,“曾”作为姓氏,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独特现象。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符号,更是家族血脉和传承的象征。许多历史名人和文人墨客都拥有这个姓氏,他们的故事和成就也为“曾”字增添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学习“曾”字时,我们还需要注意其读音和笔画数。该字的普通话读音为zēng,属于第三声。同时,“曾”字的总笔画数为7画,是一个相对简单的汉字。 总之,“曾”字在汉语中具有丰富的含义和用法,它既是时间的见证者,又是文化的传承者。通过学习和了解“曾”字,我们可以更好地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曘


※ 曘的意思、基本解释,曘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曘【辰集上】【日部】 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4画

《玉篇》日朱切,音殊。日色。

交流分享

  • 曘的词语 组词
  • 曘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