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珃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珃
⒈ 玉。
统一码
珃字UNICODE编码U+73C3,10进制: 29635,UTF-32: 000073C3,UTF-8: E7 8F 83。
珃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最读网珃字讲解
“琯”字的语文讲解
“琯”是一个相对生僻的汉字,但在古文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独特的含义。下面,我将为您详细讲解这个字的语文知识。
一、字形结构
“琯”字由“王”和“管”两个部分组成。其中,“王”是玉器的象征,代表着贵重和纯净;“管”则类似于现代汉语中的“管”字,但在这里作为声符,表示字的读音。
二、字义解析
1. 本义:“琯”原指一种玉器,即“琯”,古代用来演奏乐曲的玉制乐器。因其音色清脆悦耳,故也用来比喻美好的声音或事物。
例句:琴瑟和鸣,琯瑟在御,莫不静好。(《诗经·小雅·鹿鸣》)
2. 引申义:后来,“琯”字逐渐引申为“管”的意思,但仍保留了其原本的贵重和美好的寓意。
例句:琯声清越,令人陶醉。(形容音乐之声美好)
3. 词性变化:“琯”可以作为名词、动词等词性使用。
- 名词:琯玉(美玉)、琯管(玉制的管乐器)
- 动词:琯奏(演奏)、琯韵(演奏乐曲)
三、用法与示例
1. 名词用法:
- 描述一种珍贵的玉石:“这块琯玉质地细腻,光泽温润。”
2. 动词用法:
- 表示演奏乐曲:“他擅长琯奏古筝,每当演奏时,观众都被其悠扬的旋律所吸引。”
3. 固定短语:
- “琯风弄月”(形容景色优美,也用来比喻浪漫的环境)。
四、文化意义
“琯”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代表了贵重和美好的事物,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古代,人们常用“琯”来形容音乐的美好,如“琯声清越”、“琯瑟和鸣”等诗句,都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此外,“琯”字还出现在一些古代文献中,如《说文解字》、《康熙字典》等,这些都为我们了解和学习“琯”字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总之,“琯”是一个充满文化韵味的汉字,希望大家都能掌握其含义和用法,更好地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 珃的意思、基本解释,珃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珃【午集上】【玉部】 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5画
《字彙》而琰切,音冉。玉也。
交流分享
- 珃的词语
- 珃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