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執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執
⒈ 见“执”。
异体字
- 执
- 瓡
- 秇
- 縶
English
hold in hand; keep; carry out
最读网執字讲解
《说“執”》
在浩如烟海的汉字海洋中,“執”(执的繁体字)是一个富有深刻内涵且历史渊源悠久的字。
一、字形结构与造字本义
从字形上来看,“執”是一个会意兼形声字。它的上半部分是“幸”,在古文字中,“幸”字像一只手拿着刑具,有捕获、捉拿的意思。下半部分的“丸”字,在这里起到了表音兼表意的作用。“執”字整体描绘了用手拿着东西或者捉拿某人的一种动作状态,其造字本义就是捕捉、捉拿罪犯。例如在古代的法律和刑罚语境下,当官府判定某人有罪后,就会有专门的执法人员(如狱吏等)来“執”捕犯人,将其关押起来。
二、字义的引申与发展
1. 执掌、掌握
随着社会的发展,“執”的意义逐渐从单纯的捕捉引申到对事物、权力等的执掌。比如“執政”,就是指执掌政权。一个国家的执政者负责管理国家事务,做出各种决策,这就像当初用手抓住某种东西一样,只不过现在抓住的是治理国家的权力和责任。再如“執教”,就是执教,教师掌握着教育的权力,传授知识给学生。
2. 坚持、秉持
“執”还可以表示一种主观上的坚持态度。如“執信”,就是秉持信念。一个人如果有自己的信仰或者信念,就会坚定不移地去遵循它,如同紧紧抓住某种东西不放松。这种意义体现了人的意志和决心,在道德修养和个人成长的过程中非常重要。当我们说一个人“執迷不悟”时,虽然这里带有一定的贬义,但也从侧面反映出这个人对自己错误观念的一种过度坚持,就像紧紧抓住错误的想法不肯放手一样。
三、在文化语境中的体现
在传统文化中,“執”字频繁出现并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意义。在儒家思想里,君子应当“執中”,即秉持中庸之道。这是一种不偏不倚、恰到好处的处世哲学,要求人们在处理各种事务、对待不同的人和观点时,能够把握好一个合适的度,既不过分也不欠缺。这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平衡、和谐的追求。
在文学作品中,“執”字也为作品增添了不少韵味。例如在一些古诗词中,“執手相看泪眼”,这里的“執手”生动地描绘出两人分别时互相握住对方的手的情景,将离别的不舍与深情通过这个简单的动作表现得淋漓尽致。
总之,“執”字从最初的捕捉之义,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发展出了众多丰富而深刻的意义。它不仅反映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文化内涵。

※ 執的意思、基本解释,執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執【丑集中】【土部】 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集韻》《韻會》之入切《正韻》質入切,音汁。守也,持也。《書·大禹謨》允執厥中。
又處也。《禮·樂記》師乙曰:請誦其所聞,吾子自執焉。
又塞也。《左傳·僖二十八年》子玉使伯棼請戰曰:非敢必有功也,願以聞執讒慝之口。
又父之友曰執友。《禮·曲禮》見父之執,不問不敢對。《後漢·馬援傳》援爲梁松父執,松貴拜援牀下,援不之答。
又捕也。《禮·檀弓》肆諸市朝,而妻妾執。《孟子》執之而已。
又姓。
又執失代,三字姓。
又與慹同。《前漢·朱博傳》豪强執服。《註》謂畏威懾服也。本作,省作執。亦作瓡。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執【卷十】【幸部】
捕罪人也。从丮从幸,幸亦聲。之入切
说文解字注
(執)捕辠人也。辠各本作罪。今依廣韵。手部曰。捕者、取也。引申之爲凡持守之偁。从丮㚔。會意。㚔亦聲。之入切。七部。今隷作執。
交流分享
- 執的词语
- 執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