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字典悛字的解释
悛

拼音 quān 注音ㄑㄨㄢ
部首忄部 总笔画10画 结构左右
五笔NCWT 五行 统一码609B
笔顺丶丶丨フ丶ノ丶ノフ丶
名称点、点、竖、撇折、点、撇、点、撇、横撇/横钩、捺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quān(ㄑㄨㄢ)

⒈  悔改:悛心。悛改。悛革(悔改)。悛容(悔改的表情)。怙恶不悛(坚持作恶,不肯悔改)。过而不悛,亡之本也。

造字法

形声:左形右声

English

repent, reform

最读网悛字讲解

“懔懔”字的语文解释 “懔懔”是一个形声字,从心,令声。从“心”,表示与心情、情绪有关;“令”作为声旁,提供了字的读音参考。 在现代汉语中,“懔懔”通常用来形容人心中充满敬畏或警惕的状态。这个词语带有一种严肃、认真的意味,常用于描述人对事物或情况的小心谨慎态度。 例如,在古文中,“懔懔焉,小人而后得之”这句话中的“懔懔焉”,就是形容一个人心中充满敬畏,小心翼翼地才能得到某样东西或某种境界。这里的“懔懔”强调了人的心态和行为方式,体现了儒家所倡导的谨慎和自律的精神。 此外,“懔懔”也可以用来形容环境或氛围的严肃、庄重。比如,在描述一个重要的场合或仪式时,可以说“会场里的气氛十分懔懔”,来表达人们在这种场合下应有的庄重和严肃的态度。 总的来说,“懔懔”这个字通过其形声结构,生动地传达了人在面对事物或情况时的敬畏和警惕之心。这种心态不仅有助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也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石。

悛


※ 悛的意思、基本解释,悛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quān

〈动〉

(1) (形声。本义:停止)

(2) 同本义 [stop]

悛,止也。——《说文》

长恶不悛。——《左传·隐公六年》

康犹不悛。——《左传·成公十三年》

其有悛乎?——《国语》

(3) 悔改;改变 [change;repent]

悛,更也。——《广雅·释诂三》

亦无悛容。——《左传·襄公七年》

为是悛而止。——《左传·昭公九年》

过而不悛。——《韩非子·难四》

(4) 又如:怙恶不悛;悛志(悔改之意);悛改(后悔而改过);悛心(悔改之心);悛革(悔改);悛悟(悔悟);悛悔(悔改;悔悟);悛容(悔改的表情);悛移(悔改);悛惕(悔悟戒惧)

康熙字典

悛【卯集上】【心部】 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此緣切《集韻》逡緣切,?音詮。《說文》止也。《廣韻》攺也。《周語》其有悛乎。

次也。《左傳·哀三年》外內以悛。

《集韻》《韻會》《正韻》?七倫切,音逡。義同。

《集韻》須倫切,音荀。與恂同。《說文》信心也。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悛【卷十】【心部】

止也。从心夋聲。此緣切

说文解字注

(悛)止也。方言。悛、改也。自山而東或曰悛。或曰懌。从心、夋聲。此緣切。十三部。

交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