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字典俅字的解释
俅

拼音 qiú 注音ㄑ一ㄡˊ
部首亻部 总笔画9画 结构左右
五行 统一码4FC5
笔顺ノ丨一丨丶一ノ丶丶
名称撇、竖、横、竖钩、点、提、撇、捺、点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qiú(ㄑ一ㄡˊ)

⒈  〔俅俅〕恭顺的样子。

⒉  〔俅人〕中国少数民族独龙族的旧称。

造字法

形声:从亻、求声

English

ornamental cap

最读网俅字讲解

“俅”字的语文讲解 “俅”是一个相对生僻的汉字,虽然不常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但在古汉语和一些文学作品中仍有出现。下面,我将为您详细讲解这个字的含义、读音和用法。 一、字义解析 “俅”字本义指“包裹”或“怀抱”。例如,在古代文献中,“俅”有时被用来形容包裹着东西的状态,或者表示怀抱着某物的情感。此外,“俅”还可以表示“顺从”、“服从”的意思,常用于描述人对某种权威或规则的遵从态度。 二、读音 “俅”字的普通话标准读音为“qiú”,在部分方言中可能有不同的读音。在古汉语中,“俅”字的读音可能因语境和时代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三、字形结构 “俅”字属于上下结构的汉字,由“亻”(单人旁)和“求”字组成。“亻”表示与人相关的意义,而“求”则传达了寻求、请求等含义。这种结构使得“俅”字在表达与人的关系以及寻求某种目标时显得非常贴切。 四、用法示例 1. 包裹义:如《诗经·小雅·信南山》中的“俅俅者莪,在彼中阿”,这里的“俅”可以理解为包裹着莪蒿的容器,形象地描绘了莪蒿生长在山坳中的景象。 2. 怀抱着义:如《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许皇后》中的“愿乘天津,升后堂,觊女史奏《雅》《颂》,左苍龙,右白虎,噏噏鼓钟,黄华铄,长歌《大章》,撂鸣凤凰”,其中的“俅”可以理解为怀抱着某种愿望或期待。 3. 顺从义:如《后汉书·卓茂传》中的“诸儒议以大谊著《春秋》,明王道,推宗周,表功业,撰辞令,纪纲纪传,永垂后世,侔勋鼎实,侔功景伯”,这里的“俅”可以理解为对某种权威或规则的顺从和遵从。 五、总结 “俅”这个字虽然生僻,但其蕴含的文化内涵和语言魅力不容忽视。通过对其字义、读音、字形结构和用法的详细讲解,相信您对这个字的含义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尽管“俅”字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用,但它在古代文献和文学作品中的独特地位仍然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俅


※ 俅的意思、基本解释,俅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qiú

〈形〉

恭顺的样子 [respectful]

俅,冠饰貌。从人,求声。诗曰:弁服俅俅。——《说文》

载弁俅俅。——《诗·周南·丝衣》

词性变化

qiú

〈动〉

(1) 戴 [wear]

俅,戴也。——《尔雅》

(2) 用同“救” [save]

当贫贱或急难时,资人俅援。——俞文豹《吹剑录全编》

康熙字典

俅【子集中】【人部】 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巨鳩切《集韻》《韻會》《正韻》渠尤切,?音求。《說文》冠飾貌。《詩·周頌》載弁俅俅。《毛氏曰》恭順貌。《六書故》詩人特以俅俅狀載弁之容,非冠飾。

人名。《前漢·藝文志》俅子三篇。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俅【卷八】【人部】

冠飾皃。从人求聲。《詩》曰:“弁服俅俅。”巨鳩切

说文解字注

(俅)冠飾皃。周頌絲衣曰。載弁俅俅。釋訓曰。俅俅、服也。傳曰。俅俅、恭順皃。按許以上文紑屬衣言之。則俅俅亦當屬冠言之。故此用爾雅、易傳義。而紑下不易傳也。从人。求聲。巨鳩切。三部。詩曰。戴弁俅俅。毛詩戴作載。鄭箋云。載猶戴也。按載戴古書多互譌者。

交流分享

  • 俅的词语 组词
  • 俅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