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衼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衼
⒈ 〔祇(
)衼〕见“祇2”。⒉ 裘皮衣。
统一码
衼字UNICODE编码U+887C,10进制: 34940,UTF-32: 0000887C,UTF-8: E8 A1 BC。
衼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最读网衼字讲解
《说“衼”》
在汉字的浩瀚海洋中,有一个颇为生僻的字——“衼”。
一、字形结构
“衼”,左右结构,从衣,支声。“衣”作为表意的部分,提示这个字与衣物有着一定的关联。“支”作为声旁,表明了它的读音。
二、字义解读
1. 本义
- “衼”的本义是古代士大夫、官绅穿的长袍便服,这种服饰往往有着独特的样式和文化内涵。在古代服饰体系里,不同的阶层穿着有严格规定的服饰,“衼”所代表的长袍便服是士大夫等特定群体的着装标识。
2. 引申义
- 它还可以表示一种整饬、端庄的意思。这或许与穿着这种规规矩矩的长袍所体现出的人物气质有关。当一个人身着“衼”这样的服饰时,往往会给人一种举止端庄、仪态整饬的感觉,于是这个词义从衣物延伸到了人的行为和气质方面。
三、在文化中的体现
1. 礼仪文化的反映
- 在古代礼仪文化中,“衼”的穿着有着严格的场合规定。例如在朝堂之上或者参加重要的祭祀、典礼活动时,士大夫们穿着这种长袍便服,以显示自己的身份地位,并遵循礼仪规范。它不仅仅是一件衣服,更是封建等级制度下礼仪文化的重要载体。
2. 文学作品中的点缀
- 在一些古代文学作品中,也会偶尔出现这个字。如在描写古代文人雅士的生活场景或者外貌仪态时,“衼”字可能会被用来细致地刻画人物形象。像“其人着衼,风度翩翩”,通过提及所穿的“衼”,让读者更能直观地感受到人物的身份和那种文雅、端庄的气质。
虽然“衼”字在现代日常生活中很少使用,但它却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是我们探究古代服饰文化、礼仪文化以及文学表达的一个重要窗口。

※ 衼的意思、基本解释,衼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衼【申集下】【衣部】 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集韻》章移切,音支。《類篇》毛衣也。
又衹衼,法衣。詳衹字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