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祗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祗
⒈ 敬,恭敬:祗回。祗仰。祗奉。祗承。祗候。祗应。
异体字
- 祬
造字法
形声:从礻、氐声
English
respect, look up to, revere
最读网祗字讲解
《说“祗”》
在浩如烟海的汉字家族中,“祗”是一个富有内涵且较为独特的字。
一、读音与字形
“祗”字读音为“zhī”或者“dī”。从字形上看,它是左右结构的字,左边为“示”字旁,右边是“氐”(dī或chí)。“示”字旁在汉字中往往与祭祀、神明等相关,这为我们理解“祗”字的含义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二、字义探究
1. 当读“zhī”时
- 表示恭敬。“祗”有敬重、敬畏的意思。例如“祗敬”,就是指恭敬。在古代文化中,人们对待神灵、祖先或者地位尊崇之人往往怀着祗敬之心。这种恭敬的态度体现在诸多礼仪规范之中。在祭祀仪式上,参与者要以最虔诚、恭敬的姿态进行祭祀活动,以表达对神灵或者祖先庇佑的感恩与敬重。
- 还有“祗候”一词,“候”有等待的意思,“祗候”表示恭敬地等候。这体现了古人在人际交往中的礼仪规范,对于身份地位较高者或者即将到来之事怀着敬重、谨慎的态度耐心等待。
2. 当读“dī”时
- “祗”通“胝”,表示手掌或脚掌上因摩擦而生成的硬皮。如“胼胝”,这一含义虽然与前一种敬重的含义看似相差甚远,但也反映了汉字在演变过程中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从字形上看,“氐”字本身就有根本、基础的含义,脚掌上的硬皮也是长期行走摩擦而形成的一种身体上的“基础性”变化。
三、“祗”字的文化意义
“祗”字所蕴含的恭敬之意深刻地反映了古代社会的文化和价值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敬重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品德修养。无论是对待长辈、师长,还是对天地神明,都强调以恭敬之心相待。这种观念贯穿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家庭伦理到国家祭祀大典。它体现了古人对秩序的尊重,对道德规范的遵循,通过这种恭敬的态度来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以及人与自然、神灵之间的关系。
总之,“祗”字虽然读音和含义有所不同,但它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透过对这个字的深入探究,我们也能更好地领略古代文化的风貌和古人的思想观念。

※ 祗的意思、基本解释,祗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在线字典查字提供。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 祗
祇、秖
〈动〉
(1) (形声。从示,氐(
)声。本义:恭敬) 同本义 [respect;venerate]祗,敬也。——《说文》
日尹祗敬六德。——《书·皋陶谟》
上帝是祗。——《诗·商颂·长发》
中和祗庸孝友。——《周礼·大司乐》
祗,祗敬也。——《广雅》
父不慈,子不祗,兄不友,弟不共,不相及也。——《左传》
(2) 又如:祗候人(在官府执役的小官史);祗候(恭敬侍候);祗请(恭敬邀请);祗若(恭敬顺从)“祇”
(3) 另见
康熙字典
祗【午集下】【示部】 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祬《廣韻》旨夷切。《集韻》《韻會》烝夷切《正韻》旨而切,音脂。《爾雅·釋詁》敬也。《書·大禹謨》祗承于帝。《周禮·春官·大司樂》以樂德敎國子,中和祗庸孝友。《正譌》从示,氐聲。見神示則敬。會意。《正字通》與祇通。郝敬曰:祗从氏下一,韻書別出,其實同。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祗【卷一】【示部】
敬也。从示氐聲。旨移切
说文解字注
(祗)敬也。見釋詁。从示。氐聲。旨夷切。古音凡氐聲字在第十五部。凡氏聲字在第十六部。此廣韵祇入五支、祗入六脂所由分也。鉉所據唐韵。祗、旨移切。是孫愐祗入五支。遠遜於宋廣韵所改定矣。經典釋文於商頌上帝是祗諸時反。則又入七之。於孔子閒居諸夷反。則固不誤。此等學者所當審定畫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