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韵
[宋代]:释道真
白壁虽然好丹青,无简迷愚难悟醒。
纵有百般僧氏巧,也有文徒书号名。
空留佳妙不题宣,却入五趣陷尘境。
唯报往来游观者,起听前词□□□。
白壁雖然好丹青,無簡迷愚難悟醒。
縱有百般僧氏巧,也有文徒書号名。
空留佳妙不題宣,卻入五趣陷塵境。
唯報往來遊觀者,起聽前詞□□□。
唐代·释道真的简介
释道真,俗姓张,出家于沙州(今甘肃敦煌)三界寺(敦煌遗书斯坦因三一四七)。十九岁修习《佛名经》(北京图书馆柰字八八)。后唐长兴五年(九三四)为比丘,编《三界寺藏内经论目录》(敦煌研究院三四五)。后汉乾祐元年(九四八)为三界寺观音院主,重修敦煌莫高窟南大像北一所古窟。三年,为沙州释门僧政。后周显德三年(九五六)始授徒施戒。宋太宗雍熙四年(九八七)任沙州都僧录(斯坦因四九一五),卒于任。敦煌遗书保存其书启残件二件,文二篇,诗六首。今录诗六首。
...〔
► 释道真的诗(6篇) 〕
元代:
曹伯启
辞乡弹指浃旬过,谩拟长松带女萝。僧室梦回愁思冗,侯门食罢强颜多。
世途千里心如折,茅屋双亲鬓已皤。富贵本来勤苦得,不须弹铗动高歌。
辭鄉彈指浃旬過,謾拟長松帶女蘿。僧室夢回愁思冗,侯門食罷強顔多。
世途千裡心如折,茅屋雙親鬓已皤。富貴本來勤苦得,不須彈铗動高歌。
两汉:
佚名
一丘一壑。野鹤孤云随处乐。篆带纱巾。且与筠庄作主人。
高山流水。指下风生千古意。寿庆年年。长在新秋六日前。
一丘一壑。野鶴孤雲随處樂。篆帶紗巾。且與筠莊作主人。
高山流水。指下風生千古意。壽慶年年。長在新秋六日前。
明代:
韩殷
西河战罢万方清,处处楼台歌板声。白马锦鞯来騕袅,玉楼银榜枕岩城。
风传漏刻星河曙,日照螭头剑戟明。从此泰阶平似水,肯教世路日兢兢。
西河戰罷萬方清,處處樓台歌闆聲。白馬錦鞯來騕袅,玉樓銀榜枕岩城。
風傳漏刻星河曙,日照螭頭劍戟明。從此泰階平似水,肯教世路日兢兢。
宋代:
杨炎正
露珠点点欲团霜。分冷与纱窗。锦书不到肠断,烟水隔茫茫。
征燕尽,塞鸿翔。睇风樯。阑干曲处,又是一番,倚尽斜阳。
露珠點點欲團霜。分冷與紗窗。錦書不到腸斷,煙水隔茫茫。
征燕盡,塞鴻翔。睇風樯。闌幹曲處,又是一番,倚盡斜陽。
宋代:
杨万里
病夫说病诉旁人,他自开眉我自颦。
後有病夫看病句,不须告欣亦沾巾。
病夫說病訴旁人,他自開眉我自颦。
後有病夫看病句,不須告欣亦沾巾。
明代:
文徵明
短榻无聊拥败绨,开门深雪压檐低。苍松白石寒相照,曲巷斜桥去欲迷。
舞态不禁风脉脉,羁怀都似鸟凄凄。小山诗思清如许,不见高人出剡溪。
短榻無聊擁敗绨,開門深雪壓檐低。蒼松白石寒相照,曲巷斜橋去欲迷。
舞态不禁風脈脈,羁懷都似鳥凄凄。小山詩思清如許,不見高人出剡溪。